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夏天救助两栖类,秋天救助鸟类,冬天救助兽类 公安县野生动物“一二〇”已救助两千多只动物

张鹏(左)和同事一起救助小梅花鹿。(受访单位供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磊 通讯员 张旭 实习生 袁旻

折翅的大雁、迷途的黑水鸡、捣蛋的猕猴……走进公安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如同走进一家中型动物园。这里是动物界的“120”。截至目前,中心累计收容救护野生动物达2578只,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56只,为受伤受困动物提供及时救助平台。

每只被救动物藏着爱心故事

公安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占地12000余平方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野生动物场馆、动植物标本馆、猴园、百鸟园、繁育区、冬眠区等区域划分十分明晰。这里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唯一县级团体会员,也是全国唯一县级野生动植物科普教育基地。

救护中心内,一个个动物救助爱心故事牌,引起记者注意。

“我们尝试找只公鹅跟‘雁姐’配,但她睬都不睬它。”工作人员口中的“雁姐”,是一只大龄母雁,救护中心的“元老级”住户。

旁边的爱心故事牌,记录着“雁姐”的来历:2017年秋,在迁徙途中因翅膀受伤,“雁姐”在麻豪口镇落难被救,由于在救护中心生活太安逸,体重超标的“雁姐”再也扑腾不起来,干脆在水禽区当起了“大姐大”,这一住,就是8年。

“雁姐”单身,却还能按时下蛋。工作人员想给她找个伴,但附近没有公雁,这才让本地公鹅来试一试。“找不到对象,我们也要给‘雁姐’养老。”公安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主任张鹏笑着说,像“雁姐”这样的救助故事,还有很多。

规范科学救治24小时在线

“4月13日,黑水鸡钻进农户虾笼,状态:健康。”

“7月14日,短耳鸮,状态:疑似中毒。”

……

翻开救护登记册,动物从收容、救治等方面实现全过程管理。

张鹏介绍,为加强收容救护信息平台建设,中心向社会公布了收容救护电话,并结合12345服务热线、与地方公安部门110指挥中心建立了联动机制平台,24小时在线。公安县以及周边县市只要有需要救助的小动物,都会第一时间联系中心。

做好动物救护,里面的门道可不少。

每个动物伤病情况不同,治疗方式各异,如受伤动物需打石膏并喂消炎药,患肠胃炎的需定时喂药,幼鸟坠巢喂养长大后还需进行野化训练。所有动物经治疗与喂养后,均要进行康复训练,确认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后才放归自然。

不同动物食性各异,投喂食物各不相同。雕鸮、游隼等猛禽投喂生肉、面包虫;夜鹭、鸬鹚等水禽投喂小鱼、泥鳅;蓝孔雀、雉鸡等投喂小麦、玉米等粮食及青菜;猕猴则最爱水果。

这些经验,是张鹏和救护中心的同事通过学习、请教专家,慢慢总结琢磨出来的。

近年来,随着公安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因迷途、受伤、生病等原因,急需救助的动物也越来越多。春天忙着放生,夏天救助两栖爬行动物,秋天救助鸟类,冬季救助兽类,一年基本不得闲。

“救护随时发生,有时候我们除夕都在收动物,但看到动物们被救助,心里说不出来的高兴。”张鹏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夏天救助两栖类,秋天救助鸟类,冬天救助兽类 公安县野生动物“一二〇”已救助两千多只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