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最出圈的城市是哪个?那非得常州莫属。近日,常州文旅用一封公开信完成了一记漂亮的公关“解围球”,他不仅仅回应了广大球迷,更展现了应对危机的成熟和智慧。
直面问题的坦诚,彰显危机应对的治理智慧。在舆论场对失利原因的诸多猜测中,公开信以“一球未进、一场未赢”的直白表述撕开表象,这种不躲闪的态度恰恰是最高明的危机公关。回避问题或许能换来短暂平静,但积累的质疑终将反噬公信力,而常州文旅选择将“家丑”外扬,实则是以坦诚为支点,撬动公众的理解与支持。承认战术粗糙、心态不稳、实力差距等短板,不是自我矮化,而是治理者对事物本质的清醒认知。唯有正视病灶,才能对症下药。这种直面问题的勇气,超越了单纯的体育赛事范畴,折射出城市治理中“不避矛盾、不掩过失” 的理性态度,为构建良性互动的公众关系筑牢了基石。
情感共鸣的营造,蕴含以民为本的治理温度。公开信的成功之处,在于跳出了“官方表态”的刻板框架,以情感为纽带搭建起与公众对话的桥梁。它精准捕捉球迷“焦急的眼神”“伤心泪水”等具象化情绪,用“感同身受”的共情表达消解对立,让公众感受到被理解、被重视。称球员为“孤勇者”、赞社会各界“汇爱成光”,这些充满温度的表述,将个体情感纳入城市发展的宏大叙事,使“支持球队”从单纯的兴趣选择,升华为对城市共同体的情感认同。这种以情动人的策略,本质是对“人”的尊重,既看到成绩背后的拼搏,也珍视每一份关注的重量,从而凝聚起共克时艰的精神合力。
闭环施策的逻辑,展现系统推进的治理远见。公开信的价值不止于情感慰藉,更在于构建了“承认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方案”的完整逻辑链条,让公众看到超越当下的长远考量。短期“每球必争”的赛场承诺,回应了球迷对即战力的期待;长期“三年行动计划”的青训布局,直指球队发展的根基性问题。这种“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施策思路,避免了“头痛医头”的短视,体现了治理者的系统思维。从正视差距到制定路径,从赛场拼抢到青训筑基,每个环节都紧密相扣,形成可感知、可预期的行动闭环。这种务实规划,让“涅槃重生”的愿景不是空洞口号,而是扎根现实的成长路径,彰显了对事业负责、对公众负责的长远眼光。
常州文旅的实践证明,面对困境,逃避只会放大问题,唯有坦诚面对、以情动人、务实施策,才能化危为机。这封公开信超越了对一场赛事的回应,更彰显了一座城市直面挑战的勇气、尊重民意的温度和谋划长远的智慧。其背后蕴含的处事逻辑,不仅适用于体育领域,更为城市治理中如何凝聚共识、破解难题提供了深刻启示。以真诚换信任,以情感聚合力,以行动谋发展,方能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前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倩(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