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武汉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生态资源尤为丰富,在落实“两山”理念时更要勇于担当、知重负重。要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就需要精确定位痛点、对症下药,找准发展与保护的平衡点,形成互联互通的长效监督反馈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要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首先要综合研判自身生态禀赋,狠抓重点、痛点问题,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全方位、多层次治理措施。武汉市以治理长江为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抓手,完成92家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累计建成1.4万公里排水管网,整治1842个排污口,长江武汉段水质也连续五年稳定保持II类,树立了世界级滨水生态空间的典范标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武汉市牢记嘱托,必将护一江碧水东流,坚定不移实施长江生态保护修复举措,坚定不移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接续实施“双十工程”和“双十行动”,统筹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要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还需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成长的烦恼”,牢记“解铃还须系铃人”。武汉市产业转型事业正如火如荼进行中,传统汽车产业正在昂首阔步迈向新时代。东风公司瞄准氢燃料电池,为汽车装上“绿色引擎”,“喝”氢“吐”水,动力强劲又不产生污染排放,未来将持续助力武汉汽车行业绿色转型、生态转型。中碳登大厦也强势落户武汉沙湖,展现了强大的产业聚合效应,以其为核心吸引80余家“双碳”企业入驻,汇聚400多家涉碳企业落户环沙湖双碳经济带,未来将形成更强大的示范效应,指明武汉市高质量发展的低碳化路径。
要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最后要破除不同生态区域、政府部门、数据孤岛之间的藩篱,形成全域性、动态化的生态指标监管体系。8月12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在湖北省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完成首次登记,标志着武汉盘活公共数据资源又进一步。这是一次开创性的举动,应鼓励科研机构、高校、相关部门实时监测并定期登记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等反映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数据,强化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为分析生态环境现状、制定针对性治理措施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人民群众才是“阅卷人”,有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强群众监督反馈渠道建设,做到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形成“社会监督-政府治理-群众反馈”的良性循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站在"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的历史坐标回望,浙江安吉的竹海已化作绿色银行,库布其沙漠的绿洲正书写生态传奇。二十年春华秋实,中国用实践证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相辅相成的必答题。守护绿水青山是功在当代的担当,转化金山银山是利在千秋的智慧。这曲绿色发展的交响乐,正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华美乐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夏章龙(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区商务局)
责编:袁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