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地评线】东湖评论:“感动中国”是感动,更是感召

“感动中国”是一扇窗,他们的故事是新时代青年干部的一面镜。8月16日晚,《〈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盛典》正式播出。这是《感动中国》第一次在夏天和大家见面,每一个“热浪滚烫”的名字背后都是年度精神史诗,让我们情不自禁热泪盈眶。这是感动,更是感召。广大青年干部当以榜样为镜,向标杆对齐,感召于精神而落实于行动,以真抓实干将“人民满意”写进群众心底,做心中有光,脚下有泥,手上有力的人民好公仆。

用信念点亮希望,用人生激励人生。从瀚海孤烟,到碧空明月,栾恩杰走了二十年。父母离世他未在身边,这是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而祖国因他挺起的脊梁,也成为他这辈子最大的荣耀。从默默无闻,到火箭少女,再到奥运冠军,用球拍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的郑钦文,坚定的信念是她平山海,揽桂冠的最大支撑。丹心报国酬壮志,青年以笔绘中华。他们为了国家勇往直前,为了祖国倾情奉献,我们要学习这种高贵品格,厚植“愿得此身长报国”的坚定信念,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向前,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写出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满分答卷”。

“担”,是双肩承载、负重前行;“当”,是首当其冲、当仁不让。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担当作为始终是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政治本色。“有我在,连旗不倒!”是刘老庄连82位烈士留下的精神传承,也是82名主动参军的当地青年重新抗起前辈旗帜的主动作为。“你先爬上车顶,快!”是共产党员李东在危难时把同事推出车门的舍己为人,也是用脚板丈量民情,为乡亲们撑起对抗暴雨的伞、为百姓扛起谋求便利大旗的生动注脚。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在前进道路上,必然还会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我们学习他们,就是学习“我们不干,谁干”的敢为先锋,让“担当作为”成为我们干部的标配,在为民服务中挑大梁,在急难险重中显身手,主动把每项工作揣在怀里、刻在心间、落在实处。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这些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或许没有多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多么声名显赫的身世。他们的动人之处在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耕耘,在于那份扎根于平凡岗位上的执着与坚守。伟大离我们从来都不远,它藏在20年如一日照顾家庭,独自扛起赡养老人、抚养幼子的重担里;藏在25年来,近400名毕业生扎根新疆、西藏等地,用教育的根锁住流沙的“接力”中;藏在19岁参加八路军,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一生践行“保家卫国”的誓言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在没人看见的地方,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我们年轻干部又何尝不该如此呢?从每一件细微的小事做起,从每一个执着的坚持做起,涵养滴水穿石的毅力,锤炼积跬步以至千里的韧劲,聚焦转型最突出的“瓶颈”、发展最脆弱的“短板”、群众最渴望的“福祉”,在平凡的岗位上真正用心用情用力将“人民满意”写进每一个百姓心底。

每个获奖者都是一束独特的光,每段感人的故事都是一面感召的旗。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作为新时代的“答卷人”,我们要将伟大的精神力量化为澎湃的实干动能,把稳初心之舵,勇挑使命重担,夯实实践能力,为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这是感动,更是感召。愿我们广大年轻干部都能成长为“感动中国”的模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盼(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南湖街道办事处)

责编:李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地评线】东湖评论:“感动中国”是感动,更是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