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武汉经开区汽车产业加速向新提质

昔日管委会办公楼已蝶变成为东风汽车全球创新中心。

8月1日,东风奕派科技发布“未来之翼”战略,东风奕派、东风风神、东风纳米三大品牌车型亮相。

岚图数字工厂内,一辆辆全新的岚图FREE+即将下线。

7月19日,武汉经开港,“车谷号”轮启航驶向日本名古屋港。

汽车产业是我省的支柱产业、龙头产业。当前,汽车产业发展已经进入深度重塑期。今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围绕汽车产业多次调研把脉,明确提出,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方向攻坚突破,全力支持武汉经开区打造“世界车谷”,加快壮大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全省汽车工业的主阵地,武汉经开区知重负重、担责而行,把工业稳增长特别是汽车产业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力以赴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上半年,武汉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05.21亿元,总量位居武汉市第二,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较一季度GDP增速提升2.1个百分点,涨幅位居武汉市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6.6万辆,同比增长58.5%,成功跑赢行业大势;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达48%,较去年提升7.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

多款新车上市即成爆款

“车谷造”新能源车产量半年劲增58.5%

盛夏的江城,天气火热。比天气更火热的,是“车谷造”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8月1日晚,新组建的东风奕派科技带着成绩单闪亮登场。这家由东风奕派、东风风神、东风纳米三个品牌深度整合而成的全新车企,7月销量达27923辆,同比增长70.9%,跑出了东风自主乘用车的加速度。旗下新车型东风纳米06,上市仅一个月,销量逼近6000台,并计划今年三季度出口欧洲、东南亚、南美洲等海外市场。

当晚,东风奕派科技一口气发布两款新车——2026款东风奕派eπ008、东风风神L8,并宣布将与华为将联合打造一个全新智能精品系列,首款车型为高端中型智能SUV,最快2026年登场。

同一天,武汉经开区另一家车企——岚图汽车发布最新数据:7月,岚图汽车单月交付达12135辆,同比增长102%,环比增长21%,实现六连涨。1月至7月,岚图汽车累计销量已达68263辆,同比增长88%。

其中,岚图FREE+搭载华为最新智能技术,上市仅半个月,就跻身30万级混动SUV市场TOP3,成为现象级爆款。另一款爆款车型——全新岚图梦想家,7月前四周累计销售6420台,以绝对优势继续蝉联全国MPV销量冠军。在35万元以上MPV市场,每卖出三辆,就有一辆是全新岚图梦想家。

“火爆出圈”的不止奕派和岚图。7月17日,作为东风猛士科技与华为战略合作的首个成果,猛士M817开启预售,仅1小时订单就达9713台,成为“车谷造”新能源汽车的又一爆款。受此拉动,目前,猛士智能工厂已进入全速运转状态,确保车辆第一时间交付客户。

令人振奋的,还有一度沉寂的神龙汽车。5月20日,神龙汽车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HEDMOS示界旗下首款车型——示界06正式上市,将导入东风汽车前瞻自研技术、智能科技与三电技术,以“反向合资”的新模式,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迈出关键一步。两个月后,神龙汽车中法股东——斯泰兰蒂斯、东风汽车在武汉达成一致,共同加快新能源转型,努力在汽车制造领域产出更多优秀产品,实现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

岚图、猛士、奕派快速成长,神龙焕新启航……火热的车市,印证着武汉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面对合资车、燃油车产销量断崖式下滑,武汉经开区充分发挥汽车产业链“链长制”和专班作用,围绕政策兑现、产能提升、宣传推广、消费促进等全面发力,全力支持东风汽车、莲花跑车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构建具有竞争力的“车谷造”新能源汽车品牌矩阵。

与此同时,武汉经开区全力推动汽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持续做优半径50公里的“两小时供应链圈”。全区新增4个驻外招商专班,30名精兵强将尽锐出战,创新采用基金招商、二次招商等方式,加大关键零部件企业招引。仅上半年,先后签约汽车产业链重点项目30余个、总投资超400亿元,汽车零整比由去年的0.68:1提升至0.8:1。

其中,中创新航五年四投,启动建设武汉基地四期项目,新建6条生产线,规划年产能约40万套动力电池PACK,项目预计明年上半年试投产,满产后年产值可超百亿元,有效解决汉产新能源车电池就近配套能力不足的问题。

世界500强采埃孚集团,深耕武汉经开区十余载,数次“补仓”“追投”,投资建设的采埃孚基础制动产品线升级项目,将升级采埃孚主动安全武汉工厂,扩大汽车制动系统电子驻车卡钳产能并研发新技术产品。项目一期已建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和试生产,今年10月18日将投产。

关键零部件企业的引入,为车企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动能。今年截至目前,武汉经开区已有12款“车谷造”新能源新车型集中面世,不少新车上市即成爆款,拉动上半年全区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6.6万辆,同比增长58.5%,成功跑赢行业大势;整车产值强势转正,同比增长8.2%,支撑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3%,增速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首次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抢占智能网联新高地

车规芯片、大模型等创新成果频出

7月1日,由东风汽车牵头的国内首个具身智能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在武汉经开区正式启动。这是武汉经开区启动建设的首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将聚焦汽车具身感知执行、汽车具身计算平台、汽车具身核心算法、汽车具身支撑技术四大核心方向,打造集科技创新、学科交叉、原创技术孵化及产业转化于一体的国际一流研究平台,助力湖北汽车产业加速驶向智能化。

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上半场比拼“电动化”,下半场比拼“智能化”。武汉经开区“快人一步”,加大产业链布局和科技创新力度,构建以汽车软件为主导、以车规级芯片为支撑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高地。

车规芯片创新频出。今年3月,芯擎科技发布自主研发的第二款芯片“星辰一号”,这是目前国内算力最大的全场景高阶自动驾驶芯片,在性能、算力、存储等关键指标上超越国际“顶流”,计划今年年内量产,明年大规模上车应用。其第一款芯片“龍鹰一号”,已应用于30余款车型,稳居国产座舱芯片市占率第一,并成功打入欧美及东南亚市场。

一个月后,东风汽车全球技术创新中心内,由东风公司牵头,首颗完全国产化的高性能车规级MCU(微控制单元)芯片“DF30”成功流片,计划明年量产上市,将打破国外厂商垄断,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装上“中国芯”。

为了让汽车从“听话”到“懂你”,武汉经开区还坚定拥抱人工智能,在垂直大模型、车用操作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等前沿领域加快布局——

在大模型领域,东风汽车与商汤科技合作打造的企业级太极大模型,可实现新车研发周期缩短35%以上,协同成本降低30%,提升产品定义精准度50%。

在智能驾驶辅助领域,由太极大模型孕育而出的“天元智驾”,能实现从NOA辅助驾驶到L3+以上的辅助驾驶应用。东风汽车与华为深度合作构建智能出行生态,合作车型岚图梦想家登顶高端MPV市场榜首。

在车用操作系统领域,星纪魅族智能座舱操作系统Flyme Auto 5已接入多个品牌的20多款车型,搭载车型总销量达到116万辆。

在算力领域,投资50亿元的中国电子云研发基地将于今年9月建成投运,先期启动的中国电子云武汉可信智算中心,已为东软睿驰、岚图汽车等近十家人工智能企业、大模型厂商、高校科研机构提供智算服务,首期100P智能算力使用率接近饱和,正在评估启动二期算力建设。

“武汉经开区不再只是‘整车制造基地’,而是汽车科技的试验田。”东风汽车工程院首席专家感叹,“芯片流片、软件交付、AI融合,都在这里实现国产替代。”

目前,武汉经开区已初步形成覆盖硬件、软件、算力、大模型等各链条、各环节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200多家头部企业,3万多软件相关人才齐聚于此,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占全市比重20%,稳居武汉人工智能产业“第一方阵”。

把“出海口”搬到“家门口”

“车谷造”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

7月19日上午,汉南港区纱帽作业区(武汉经开港)码头汽笛长鸣,载有304标箱“车谷造”汽车零部件的巨轮缓慢离港,启航驶向日本名古屋港。这是武汉经开港首条直达日韩的集装箱近洋航线,为“中国车谷”融入全球产业链开辟了一条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新通道。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迎来新能源革命“换道竞速”窗口期,出海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武汉经开区,岚图梦想家、岚图知音、猛士917、莲花ELETRE等“车谷造”汽车自带全球化基因,正跨越山海,驶向世界各地。

为支持东风汽车、莲花跑车等龙头企业加速“走出去”,今年以来,武汉经开区在“扩”字上下功夫,一方面,畅通物流通道,加快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同时,帮助企业完善出海营销体系,提升海外产品覆盖率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1月22日,首批岚图知音全球版搭乘中欧班列发往挪威,这款岚图汽车面向全球市场开发的高端纯电SUV,成功通过整车性能、主被动安全、智能驾驶近70项检测,获得欧盟整车型式认证,可出口到欧盟27国。

3月14日,鄂产汽车“出海”的先锋专列——中欧武汉班列“东风号”顺利开行,96辆岚图汽车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出发,经“陆上丝绸之路”直达莫斯科,助力岚图汽车开拓欧洲市场。

不止陆运。今年1月,汉南港区国家一类口岸获批临时开放,为“车谷造”出海打开新通道。武汉经开区随即出台配套政策文件,推动一类口岸发展。

3月25日,“车谷号”汽车滚装船首航,650辆“车谷造”新能源汽车乘船启运,出口欧洲。与以往不同,这批汽车实现了“本地报关、当天查验、当天清关、次日走船”,相当于把“出海口”搬到企业“家门口”,单车出海成本至少降低1000元。

“‘车谷号’首航,预示东风汽车出口的‘海上丝绸之路’可实现一站式贯通。”东风公司国际事业部副总经理杨涛表示,东风汽车将与省港口集团和区域供应链共同构建“水陆联动、多式联运”的一体化国际物流新体系,持续提升“车谷造”汽车的全球竞争力。

继整车出海后,3月31日,汉南港区开通直达太仓港的集装箱直达航线,为汽车零部件出海,构建起“武汉造、太仓转、全球达”的立体物流体系。

眼下,武汉经开区正携手湖北港口集团,在汉南港区共同打造长江中游汽车(出口)集散中心,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发展临港产业,以整车出海带动零部件企业协同出海,助力“车谷造”汽车高效便捷出口、快速抢占国际市场。

武汉经开区表示,今年还将继续做大汽车出口,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长江中游汽车出口集散中心,构建港区联动、港港联动、协同高效的汽车出海全链条服务体系,力争全年整车出口突破20万辆,以出海带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车谷”加速迈向“世界车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武汉经开区汽车产业加速向新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