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东湖快语|今年上半年结婚登记数增加,为“年轻人的幸福”提供更多政策关爱

(图片由AI生成。)

湖北日报评论员 常少华

根据民政部7月30日公布的《2024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婚姻登记机构和场所共计4190个,其中婚姻登记机构1134个,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610.6万对,比上年下降20.5%,结婚率为4.3‰。

另外,根据民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结婚登记353.9万对,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9万对。

还应看到的是,我国结婚率近年来持续走低是一个现实情况。另外,今年上半年离婚登记数同比增加5.7万对。

综合以上数据,今年结婚登记数量有所增加,首先得益于政策松绑带来的催化剂效应,也反映年轻人对待婚姻更加冷静清醒。

5月10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开始实施,婚姻登记地域限制取消,新人领证不再需要户口本,婚姻登记全国各地通办。而据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全国结婚登记为181万对,同比减少15.9万对;二季度为172.9万对,同比增加26.8万对。

这说明二季度的政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被抑制的需求,大大提升了结婚的便利度,为许多异地工作人群解决了“返乡领证”的痛点,也迎合了年轻人“人生大事,自己做主”的现代婚姻观。

既要看到结婚数量短暂增长背后的政策推力,也应看到年轻人对待婚姻的新认识、新期待。当下,年轻人把婚姻看得更理性、更清醒,比上一代人对婚姻有着更高的期待和要求。许多现象都在表明,对于婚姻,年轻人强调要带来幸福而非捆绑和牺牲,强调既要经济合作又要精神独立,强调要有一定的仪式感但摆脱传统婚俗陋习。总之,年轻人正在重新定义婚姻的意义和边界。

正因此,婚姻登记数字的增长是极其珍贵的。这背后,其实是一对对新人朝向婚姻更加笃定的决心和美好的愿景:结婚不应该是负担,而是通往幸福的道路;结婚也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个体生命意义的自主表达。

还应看到,结婚率的波动实际上是观察社会变迁的一个窗口。从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看,结婚率走低恰恰是社会走向高度文明的一个标志性特征,也反映涉及婚姻的文化观念正在发生一些深刻性转变。看到结婚率走低有其规律性和时代性,是做好相关支持工作的前提。

婚姻登记制度改革已经带来一些成效,但建立婚育友好型社会,让婚姻不再成为年轻人的压力和恐惧来源,帮助年轻人消除结婚的后顾之忧,建立“敢结婚、愿生育”的社会信心,还需要社会持续性地做好多方面保障,构建和完善全社会的婚育支持体系。

不可否认的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婚姻其实远比爱情更加现实。婚姻的整体面貌,在年轻人的矛盾和清醒中会走向什么样子?这需要时间给出答案。让婚姻回归到婚姻应该的样子,去除无用的外在的“包装”,或许是很多人内心更愿意看到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东湖快语|今年上半年结婚登记数增加,为“年轻人的幸福”提供更多政策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