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落户口、分房子、孩子上学……都办妥了 一张网兜起 一个困难家庭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汤炜玮 实习生 任康中

一次崩溃让他在武汉综治中心“一站解纷”系统里被动“挂上号”,公安、检察院、社区等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提供帮助,一年间,压在他头上的5件难事被逐一“销号”。

7月26日,刘飞(化名)特地腾出一个下午,陪着儿子刘林(化名)去挑选新学期入学用的书包。

落户被拒,他号啕大哭

去年9月,刘飞的妻子李云(化名)意外去世,留下年仅5岁的儿子。

当时刘飞正在跑外卖,得知消息,刘飞天都塌了。

刘飞的老家在孝感农村,妻子李云在武汉长大。他们在工作中结识,交往多年,2019年结婚。

由于刘飞的户口没有转到武汉,李云以自己的名义申请了公租房。直到妻子去世前,一家人都住在公租房里。孩子的户口跟妈妈在一起。

李云去世了,以她的名义申请的房子和户口都要重新办理。儿子即将上小学,没有武汉户口、固定住所,连报名都报不了。

刘飞开始申请将户口转往武汉。一天,他带着厚厚的一摞资料来到青山区政务中心申请落户。窗口工作人员告诉他“材料不完备”,不能办理。

连日积压的委屈瞬间决堤,他瘫坐在大厅号啕大哭。正在大厅巡查的青山公安分局政务服务大队民警彭涛(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见状,拧开一瓶矿泉水递过去。刘飞摇头,彭涛干脆挨着他坐下:“不急,我们慢慢说。”

启动帮扶预案,一次次“加急办”

彭涛的善意,让刘飞慢慢打开了话匣子。

“我和妻子10年来相依为命,身边都没有什么亲戚朋友,最大的愿望是一起好好养大孩子。”刘飞哽咽着说,“眼看着生活好了一点,孩子突然没有妈妈了……”

经了解,刘飞已多日无法进食、喝水呕吐、整夜无眠。“刚刚遭受了巨大的打击,身边没有亲人帮助,自己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他的精神状态已接近崩溃。”10分钟后,刘飞的遭遇被同步推送到青山区综治中心大数据平台。青山区委政法委立即启动帮扶预案——

青山区公安分局向市公安局治安支队递交专题报告,为刘飞申请开通落户“绿色通道”;青山区委政法委、公安分局、住更局、街道、社区网格员组成“临时专班”,一边安抚情绪,一边指导他重新申请公租房;青山区检察院,还为刘飞和孩子申请了司法救助金。

2024年12月17日,刘飞申请到了公租房资格。但由于房源紧张,需等待至少半年才能入住。

此时离农历新年不到两个月。一次次“加急”,终于把刘飞列入春节前夕“特殊困难家庭”优先配租名单。

今年1月23日,刘飞带着孩子搬入新房,迎接小年。

手牵手连成一张救助网

7月22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武汉市青山区综治中心见到刘飞。

刘飞一一列举那些帮助他、关心他、支撑他“闯关”的人……“落户口、分房子、办低保、发司法救助金、孩子上学,在他们的帮助下,都办妥了。”

今年9月,刘飞的孩子将到龄入学。青山区委政法委已协调相关部门、街道,办好了孩子的入学问题。

“孩子最喜欢和小伙伴在一起了,等他上学了,我就有更多时间跑外卖了。我要多挣一点钱,撑起我俩的家!”刘飞眼里又有了光。

“刘飞的问题能快速解决,主要是因为综治中心的实质化运行。”刘飞所在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武汉,综治中心是立足政法职能,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工作平台。

武汉综治中心实行三大原则:首问责任,第一个接待人员全程跟踪,确保“情绪有人接、困难有人管”;资源整合,诉讼、信访、法律援助等窗口集中办公,实现“挂号问诊”式服务;数据赋能,通过大数据精准识别特殊困难群体,避免“政策死角”。

“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部门靠前一步,每位工作人员伸出一双手,大家牵手连成一张网,也许就兜起了一个困难的家庭。”武汉市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落户口、分房子、孩子上学……都办妥了 一张网兜起 一个困难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