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密云太师屯养老照料中心被淹,消防员游进院施救

看着河一样的十字路口,60多岁的护工周华(化名)不肯离去。

她是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下称“养老院”)的一名护工。7月28日早上7点,她本来要去养老院上班,结果被洪水拦在距离养老院不到3公里的地方。

她在养老院工作好几年,平时负责照顾老人起居吃饭。院里大约70位老人,她几乎都知道名字。老人们年龄多在60岁到90岁之间,大多老人腿脚不便,还有一直卧床的。这水来得突然,她担心老人们的安全,“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老人就像家人,早就有感情了。”

起初,一起被拦在“河”前的还有赶往养老院救援的消防员。在附近铲车司机帮助下,他们顺利通过眼前的十字路口,然而,后面是凹凸不平的“河”底、超过2米深的湍急水流以及水里的漂浮物,让铲车、冲锋舟都无法通行。

消防救援人员根据建筑结构,就近爬上了房顶,通过屋顶辗转来到养老院门口。两名消防员游泳进入养老院救出被困老人。其中一名消防员参加过不少国际灾难救援,也多次抵达密云参与城市内涝救援,如此“从天而降”抵达救援地点的方式他是第一次。

在水里泡了4个多小时,转运出最后一位老人后,他仍感遗憾没能更早抵达现场。

7月28日,救援人员在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进行搜索。新京报记者 丛之翔 摄

遇险:洪水冲进养老院

7月26日下午到27日凌晨,北京密云西北部地区强降雨来袭。

28日清晨,58岁的养老院住户老刘(化姓)最先察觉不对劲。他年轻时是渔民,常年和水打交道,看天吃饭,“不怕雨大,就怕下得太密。”

事发前,他预感河水要倒灌,但没想到水来得这么猛。6点多,突然一股黄水从大门涌入,不少老人亲眼看着水冲进屋里。

“房间的双开门是朝里开的,水一下把门冲开,灌进来后把我往外卷,幸好有个椅子堵住了半扇门,我就这么站在椅子上,把住门框,露出头呼吸。”老刘介绍,养老院只有一层,结构类似“口”字,西面是院门,南北两面住着老人,设有通道,东面是厨房。

北京市密云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显示,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位于太师屯镇政府东侧200米,太师屯镇卫生院南侧,占地4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共有40间房,可同时入住80名老人。照料中心于2021年11月15日正式备案运营,截至2023年底,中心入住老人70人。

多名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证实,事发前照料中心住着约70位老人,年龄多在60岁到90岁之间。其中大多腿脚不便,也有长期卧床的。

“这水为啥这么快?水流进厨房后,转弯就奔屋子里。”老刘说。

多名老人回忆,水灌进屋子后,有1米多深。有人踩着椅子,有人站上窗台,用手抓住墙沿或电线,保持头胸露出水面。不到半小时内,水位涨至高点。站在窗台上的老人只能露出头部,“我都漂起来了,脚压根儿沾不着地。”一位快90岁、身高超过1.7米的老人说。

大约一小时后,豆大的雨点还在砸。一个灰色的瓷酒瓶突然漂进老刘房间,“我伸手就抓起来,里面还有酒。”水再涨就要到天花板了,他抄起酒瓶砸向窗户。

窗户破了洞,周围都是玻璃碴。他捡了根木棍,想撬掉窗边的胶皮,顺带把玻璃碴弄掉,结果大拇指和手掌上还是划开不少口子,胳膊也破了。好在终于能探出身子去。

在水里泡了一个多小时后,水位逐渐下降。老刘眼尖,根据窗户上的水痕判断退水快慢,“大家坚持住,别灰心。”他给其他老人鼓劲。

铲车在积水路口将救援人员转移到对面。新京报记者 丛之翔 摄

出警:遇到被困者“能救必须救”

出现强降雨后,太师屯消防救援站的警情电话几乎都没断过。

7月27日下半夜开始,“10分钟一个警,一直没停过。”到了早上6点钟吃饭时,一分钟能接6到8个警。

早上7点,临时驻扎在太师屯消防救援站的北京消防特勤支队消防员接到任务: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多名老人被困,急需救援。他们立即带上冲锋舟和救生衣,开车前往救援。

皮卡在开到沙太路和永安路交口时被超过1米深的积水挡住,前面水更深,再向前就会熄火。

一筹莫展时,附近的司机开铲车来帮忙。消防员坐在翻斗上,被铲车带向养老院。车轮比人高的铲车驶进河中,不一会儿就看不到轮子了。

尽管目的地是养老院,但只要遇到被困者,“能救的必须救。”他们发现4个人被困在高处,有的骑着树杈,有的抠住墙角,还有的踮起脚尖站在屋顶上探望。铲车左右试探,慢慢靠近,升起铲斗接下他们。

越靠近养老院水越大,最深处快要淹没路边的厢式货车。水底也凹凸不平,因为很可能导致抛锚,铲车只能折返。冲锋舟也遇阻,水面藏着石头、彩钢片、石棉瓦和参差的断木,冲锋舟随时可能被划破,或被暗涌的乱流推向墙壁撞翻。

摸清地形和建筑结构后,消防员就近爬上屋顶,通过相邻的房顶辗转出现在养老院对面的房顶上,但距离大门还有4米远。

消防员游进养老院,给被困老人穿戴好救生设备。北京消防救援总队供图

救援:消防员游进养老院救人

39岁的消防员田园第一个跳进水里,水深得没顶。据多名消防员估计,院外的积水已经超过两米。

田园听到北侧有呼救声,看到一位老人探出头来,于是先向那边游。雨点不断砸在身上,他快速向老人划去。

出声呼救的就是老刘。见消防员朝自己游来,老刘知道有救了。他立刻向其他老人喊:“消防员马上来救我们,再坚持坚持。”

救援初期,冲锋舟无法使用。只能让老人穿上救生衣,浮在水面,消防员一手抓绳索,一手带着老人游出来,转移到门口对面的屋顶。因为老人行动不便,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帮忙穿上救生衣,38岁的消防员潘照虎赶来支援。

在田园的帮助下,老刘穿上了救生衣。他告诉田园:“南通道瘫痪的老人比较多,北通道里多是能走路的老人。”

此时南通道里,不少老人漂在水里只有头露在外面呼吸。

浸在水中的两名救援人员扶着家具、凳子艰难前进,通道里的水流速还很快。

浑浊的水流水温很低,有的老人冻得上下牙打颤,口吐白沫,已经无法与人沟通。“我们下水都冷。”即使穿着较厚的救援服,田园和潘照虎两人刚下水时身体也会发抖。

救援中全程要保证老人的头浮在水面上。两人分工,一个保证老人不呛水,一个给老人穿救生衣。潘照虎会先安抚老人,然后告诉老人注意事项:“您左手抓紧,右手松掉。”

很多老人紧张,抓着东西不松手,手特别僵硬。两人不敢用力,担心伤到老人。只有不断安抚,“像教小孩那样”指引。潘照虎回忆,有个老人抓住绳索不敢松手,他跟老人说,“没事,你把手松掉,我扶着你走。”

老人慢慢放松了手,他继续带着老人,游向屋顶。

7月28日下午,完成搜救任务后,救援人员在屋顶稍事休息。 新京报记者 丛之翔 摄

不久后,雨渐渐停了,铲车将冲锋舟运来,多名老人陆续被救上屋顶。对于一些失温严重的老人,消防员用棉被将他们裹住保暖,再抬到铲车中转移到安全地点。

田园和潘照虎两人一直泡在水里救援,直到4小时后他们才爬上屋顶缓口气。

下午4点,老刘坐在太师屯镇文体活动中心的舞台上抽烟。被救出的一些老人被暂时安置在这里,身边的其他老人裹着被子,或躺或坐着休息。

他和朋友细数自己被冲走的东西:手机、收音机、2000多元的电动车,以及装着380元的钱包。

朋友安慰他:“没事,没事,咱不是还活着嘛。”

新京报记者 丛之翔 彭镜陶

实习生 张楠 张启扬

编辑 甘浩

校对 杨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密云太师屯养老照料中心被淹,消防员游进院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