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上午,美国“飞虎队”青少年夏令营成员在本尼达墓前献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少哲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曾雅青 曹雯 沈早慧
一位美国飞行员,和一群中国军民,在战火硝烟中以性命相托。今天,他们的后人相会在湖北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7月28日,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飞虎队老兵后代安娜·安东尼娅·李一行与近百名美国“飞虎队”青少年夏令营成员访问位于红安的李先念故居纪念园。
“他是美国人,为什么会葬在这里?”在纪念园的一座白色墓碑前,夏令营成员、美国学生艾利克斯端详着墓碑上的字和那张年轻的面孔,忍不住问。
这里长眠着他们的同胞——美国飞虎队老兵格伦·本尼达。背后,是一段血与火铸造的中美两国人民友谊。
“他一定非常珍惜在中国受到的帮助”
盛夏时节,李先念故居纪念园内,蝉鸣阵阵。
来自美国的客人缓步行至本尼达墓前,墓碑上记载着他的身份:飞虎队第14航空联队飞行员,1943年来华协助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者。
碑上的文字,将来访者拉回80多年前的烽火中。
1941年,美国陆军航空队退役军官陈纳德受邀来到中国组建一支空中力量对抗日军,这便是后来广为人知的飞虎队。飞虎队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共摧毁敌机2900余架,击毙日军66700人,2000余名美籍飞虎队队员在战斗中献出宝贵生命。
倘若本尼达还在世,他一定会回答年轻的艾利克斯:因为中国是他战斗过的地方,是他被救起获得第二次生命的地方,是他感念一生、三次重返、临终念念不忘的第二故土。
1944年5月,本尼达驾驶战机前往汉口轰炸日军目标,返航途中遭多架日军截击,战机被击中,坠落在湖北监利周老嘴镇的下凤湖。
跳伞逃生后,他被当地村民救起,并连夜送到大悟——当时由李先念任师长的新四军第五师师部疗养医治。
艾利克斯今年18岁。本尼达来中国作战时是19岁,飞虎队成员有许多都是这个年纪的青年,满腔热血为正义而战。
面对这英勇无畏的“同龄人”,艾利克斯肃然起敬:“他一定非常珍惜在中国受到的帮助,才会选择长眠在这里,这是对他在这里度过的时光的极大尊重。”
“这段历史不能被忘却”
帷幕拉开,影片播放。
夏令营成员步入会堂,从纪录片《飞虎情缘》中听到了更多本尼达的心声。
从坠机到转移至安全地点,本尼达与他的中国朋友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
“大概有一个星期,他们用担架轮流抬我前行。一天晚上,我躺在担架上,忽然听到嗒嗒的声音,是机关枪发出的声音。于是我从担架上下来,他们始终让一位年轻的同志陪在我身边保护我,我们藏到一个土坡下,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天亮。”电影里,他讲述着转移途中遇到的危险。
在新四军第五师师部,本尼达受到了悉心照顾。他还与李先念成为挚友,李先念送给他一把手枪和一张自己的照片。
本尼达伤愈后,被安全护送至美军基地。1944年9月,他回到美国,娶妻生子,生活平静美好。但在中国经历的一切,特别是被中国军民救治的60天,他始终铭记在心。
他的墓碑上写着:救命之恩,永不能忘!
“本尼达的故事非常动人,我想我会一辈子记得,这反映了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这段历史不能被忘却。”夏令营成员、美国学生Sierra说。
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纪录片中,本尼达回忆,他被当地村民救起后,他们非常精心地照顾他。不论给他什么食物,只要看到他爱吃,下次一定会给他更多。“村民都不认识本尼达,他们不仅冒着生命危险营救,还将本就不多的补给让给他吃,这太让人感动了!”
Sierra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出发来湖北前,她的校长叮嘱她好好记录一路上的见闻,返校后给全校师生做一场演讲。“我会把中国故事、湖北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她说。
“飞虎队精神永不褪色”
不能忘却,就重拾记忆。
2002年、2005年、2010年,本尼达三次带着家属回到中国。他的夫人埃莉诺·本尼达曾回忆,在他被救起的村子里,人们用滑竿抬着本尼达穿过稻田、到达湖畔,“有一张照片,他和一位92岁的老人紧紧拥抱在一起,那种感情是无法想象的。”
2010年10月,86岁的本尼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辞世。次年,他的夫人埃莉诺·本尼达来到红安,按照本尼达的遗愿,将他的部分骨灰葬在李先念故居纪念园,用这种方式诉说他对中国人民的谢意和眷念、对中美友谊长存的希冀和祝福。
夏令营成员、飞虎队老兵后代安娜的父亲李国静是飞虎队首位华裔战斗机飞行员。本尼达的故事,她早已知晓。这次亲眼看到本尼达在湖北的墓碑、看到纪录片中讲述的生死救援细节,安娜又一次被深深打动。
“我的父亲常说,中国人是他认识的人里面最好的人。”现在,安娜更加理解了父亲的话。这次湖北之行,安娜特意带上了女儿莉莉·李。她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让女儿了解外祖父口中“最好的人”。
如她所愿,莉莉·李此行收获不少。
在这里,莉莉·李看到了飞虎队战斗过的痕迹,聆听到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能够有机会来中国、来湖北延续这段‘飞虎情缘’,我满怀感激,这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飞虎队精神对于中美人民的意义。飞虎队精神永不褪色,我永远为之自豪。”
飞虎队创始人陈纳德将军的回忆录里,有这样一段话——
“我最美好的愿望是飞虎队的旗帜能够高高飘扬,并被太平洋两岸的人民所铭记,因为它是两个伟大民族无论在战争还是和平时期都能够向共同目标迈进的象征。”
202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格林和飞虎队老兵莫耶、麦克马伦时指出,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新时期飞虎队员的参与和支持,希望飞虎队精神能够在两国人民之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多年前,美国士兵帮助中国、中国老百姓救助受困美国飞行员,他们的互帮互助为我们播下了能够代代相传的友谊的种子。”夏令营成员、美国学生亚当说,今天的青年们有机会让这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希望大家都能为之努力。
28日,本尼达的墓碑前,摆满了美国学生敬献的菊花。
一段跨越太平洋的友谊,从80多年前延续到现在,还将传承到更远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