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东湖快语丨应对极端天气是常态题、必答题


湖北日报评论员 杜宇慧

7月27日上午,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谷前堡镇附近,一辆福特全顺车行驶中遇险失联。当地正全力组织搜救,事件令人揪心。

值得注意的是,当天凌晨4时10分,当地已发布山洪灾害红色预警。然而数小时后,为何仍有车辆驶入高风险区域?是预警信息未能有效传达至这位驾驶员?是交通调度、导航系统未能及时规避危险路段?还是个体风险意识仍显薄弱?

面对极端天气预警,个体判断和决策至关重要。主动识别风险、规避危险、练习自救,已成为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必修课。

据报道,本轮降水过程中,我国北方共有19个国家气象站打破同期历史月极值,其中13个站点更是刷新历史极值,部分区域累计降水量突破400毫米,16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房屋损毁、人员失联、家禽流散、金饰遗失……种种后果提醒我们,不能把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当作偶然和噱头。

气象分析指出,此次破纪录降雨是充沛水汽、剧烈冷暖交汇与地形抬升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正是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频发强发的缩影。无论去年、今年或明年是否被称为“最极端”的一年,真正重要的是“历史极值”越来越频繁地被刷新,这本身就是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之一。对此,任何麻痹和侥幸心理,都可能带来致命后果。

对受灾地区的人们而言,家园被毁、亲人失联,是切肤之痛。但对外地人来说,看新闻报道中洪水泛滥,身边却风和日丽,往往有种“隔岸观火”的距离感。然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气候变化背景下,没有哪个地方是绝对安全的“孤岛”。今天发生在华北的极端暴雨,明天可能以台风、高温、干旱等形式影响其他地区。灾害的连锁反应,更可能跨越地域界限,影响能源供应、物流网络,甚至波及物价,最终关联千家万户的生活。

无论是山西车辆失联,还是近期内蒙古蒙古包被淹、陕西价值上千万首饰被冲走,都反映出新常态下的新痛点。关注远方灾情,不仅是对同胞的关切,更是为自身未雨绸缪。了解极端天气、掌握防灾难点、借鉴救援经验,从而为自身应急积累知识;检查家庭物资、熟悉逃生路线、学习自救互救技能,都应融入日常生活“待办清单”。如何提升预警传递、应急响应、设施韧性、互助体系水准?不仅是专业部门的课题,也是每个公民应思考的问题。

山西车辆失联事件牵动人心,我们期盼可以早日找到失踪者,更希望每一次灾难,都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契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气候变化时代,唯有将防灾减灾意识深植于心,将避险行动落实于行,每个人参与作答这道常态题、必答题,才能最大程度守护生命财产安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东湖快语丨应对极端天气是常态题、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