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樊丽琼 雷慧菁)夏阳似火,暑期正酣。为切实增强青少年安全自护能力,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7月16日,武穴街道、东城社区联合红十字会及“青遇”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在幸福里小区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培训及应急演练专题活动,各社区防溺水工作负责人、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青少年学生及家长等参加活动,通过“知识讲解+现场演示+模拟演练”为参训人员上了一堂生动实用的防溺水安全课。
“野外水域看似平静,实则暗藏哪些危险?”“同伴落水,第一反应该做什么?”活动现场,“青遇”志愿者通过精心制作的PPT和警示视频,用通俗语言结合真实案例展开讲解:深入剖析水库、池塘等野外水域的隐蔽风险——淤泥陷足、暗流卷人、水草缠绕等,着重强调“六不准”原则(不准私自下水、不准擅自结伴游泳等),引导孩子们主动远离危险水域。核心传授“叫、伸、抛”科学救援法则:大声呼“叫”大人、用竹竿树枝等“伸”长物递送、向落水者“抛”掷救生圈等浮具,反复叮嘱未成年人不可直接下水,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现场还演示了水中抽筋的缓解动作(如抓脚趾向身体扳拉),以及落水后保持冷静、采取仰漂姿势节省体力等实用技巧,通过真实案例和互动问答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
理论讲解后,活动进入关键的实操环节。市红十字会郑爽风老师现场演示了心肺复苏正确操作和CPR完整流程,教授把握“黄金四分钟”内的救命技能要点。孩子们在志愿者和培训师的指导下,分组在人体模型上轮流练习,“手臂伸直,用上身力量!”“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现场指导声不断,孩子们神情专注,努力掌握这项保命技能。活动还设置模拟场景,让孩子们综合运用所学,练习对被救上岸的落水者进行判断、呼救及初步心肺复苏,加深理解与记忆。
最后,在小区公共游泳池旁开展实地演练,模拟儿童落水场景,小区安全员、社区工作人员、红十字会专业救护人员现场展示了发现、呼救、救援、实施简易心肺复苏等应急处置流程,场面紧张有序,操作规范实用。现场孩子们认真聆听、积极参与,有的主动复述了“六不”原则,教育引导效果显著。
“今天学会了自救知识,还学会了急救本领,太有用了!”学生刘奕汐兴奋地说。家长和老师们也纷纷点赞:“这种‘理论+实操’的安全课太及时了,既提升了孩子的安全意识,又增强了自救互救能力,这次活动参加的太值了!”
此次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各社区应对突发溺水事件的认识和能力,也为有效提升了孩子们的应急自救能力,武穴街道将持续加强防溺水工作力度,凝聚多方力量,共同织密安全防护网,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守护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