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安徽建工水利:智慧赋能 织起安全生产“防护网”

胡雨松

进入7月,正值汛期。趁着晴好天气,安徽建工水利当涂县姑溪河当涂闸枢纽工程项目内,大型器械正忙着加紧作业施工。

工地上空,一架无人机正在按照预设程序对工程项目进行自动巡检,大到项目施工进度、挖掘机作业活动,小到电表箱摆放位置,甚至施工人员拧螺栓的动作,都被一一捕捉。

无人机巡检画面。安徽建工水利供图

在建筑领域,无人机巡检不算一件新鲜事。但由于无人机续航能力等限制,以往的检查多依靠无人机“飞手”到工地现场完成。但这次,给无人机发出巡检指令的“指挥中心”,是在位于220公里外的安徽建工水利总部。

自今年5月,安徽建工水利无人机智控中心(以下简称“智控中心”)自主研发的无人机AI飞巡网络投用以来,“数智”手段织成的“智慧天网”,为安徽建工水利在蚌埠、马鞍山等多地的重点项目保驾护航。

无人机巡检可自动识别画面中人物动作。安徽建工水利供图

“目前智控中心可直接操纵无人机,对蚌埠市新一中项目、司马庄大桥、延安路大桥,马鞍山市姑溪河当涂闸等25个重点项目进行巡检。”智控中心副主任荣健介绍,无人机AI飞巡网络的出现,让巡检工作可以实现远距离执行。工作人员只需要在后台操纵系统,几百公里外的无人机就可以起飞自动巡航智检。

针对无人机AI巡检捕捉的画面,安徽建工水利结合图像智能分析算法,对未佩戴安全装备、违规操作等安全隐患自动识别并触发预警,高效诊断施工现场问题,显著提升项目安全管控与进度管理效能,构建智能化项目管理新模式,大幅缩短隐患处置时间,促进安全管理纠偏效率提升近300%。

在无人机AI飞巡系统的支持下,安徽建工水利还创新建立“空中巡检+地面跟进”机制,将隐患实时推送至监控平台,人工审核后实现问题当天发现、当天整改。“以往对项目的检查,要花费一天时间,特别是夏天高温天气,户外检查也存在难点。无人机自动巡查后,一个工地只要一个多小时就能检查完毕,效率非常高!”荣健说。

后台可通过智慧安全帽确认场内施工人员位置。人民网 胡雨松摄

不仅如此,为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智慧安全帽也在安徽建工水利部分项目投入使用。在智慧工地管理后台,“蚌埠蚌山-宁波鄞州产业合作园”项目157名在场工人的位置一目了然。施工人员佩戴智慧安全帽进场后,系统将自动捕捉人员的行动轨迹并显示人员在工地中的位置,对长时间未处于活动状态的人员,管理人员也能收到提示,尽快与施工人员联系确保安全。

“无人机巡检等智能技术为工程施工提供安全保障服务,同时在巡检中捕获的信息数据,还能为路政交通、环保气象、城市管理等场景提供服务。”安徽建工水利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探索无人机巡检在多场景应用,用科技力量为城市管理赋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安徽建工水利:智慧赋能 织起安全生产“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