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江夏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为群众办实事—— 用专业优势浸润民生温度

藏龙社区志愿者为快递小哥讲解民生地图。

“全局上下凝心聚力、奋勇拼搏,在多个关键领域成效显著:党建引领作用愈发强劲,服务发展效能持续提升,民生实事落实更为扎实,部门社会声誉不断向好。”

7月19日,武汉市江夏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以下简称“江夏区资建局”)干部职工大会上,该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浒盘点工作时说。

今年以来,江夏区资建局充分利用专业优势,为群众办实事,一体推进“学查改”;对标“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要求,通过科学轮岗和精准明责,压实每一位干部职工的岗位责任,激发蕴藏在队伍中的干事创业活力,引导干部职工围绕转型发展谋思路、出举措,在工作一线经风雨、长本领,以作风建设推动民生服务见效落地。

为流转土地“上户口”

3月19日,江夏市民之家不动产登记窗口,湖北金林原种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高高兴兴领取土地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

这是江夏乃至武汉首本土地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标志着当地土地经营权流转正式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范畴,也意味着为流转土地“上户口”,推动“资源”转化为“资产”,“村民”转变为“股民”成为现实,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心针”。

这本不动产权证书内页详细记录不动产权利人、坐落、不动产单元号、权利类型和性质、用途、面积、使用期限、发包方、承包方等信息,明确对土地经营权的物权保护,明晰土地产权关系。

颁发土地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不仅有利于稳定农民土地经营预期,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同时保持了土地承包关系稳定,能更好地维护农民集体、承包农户、经营主体权益,有助于放活土地经营权流转,推动土地经营权等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江夏区资建局联合区农业农村局统筹推进,依托不动产登记一体化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增设土地经营权模块,设置首次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注销登记等类型,实行“一个窗口收件、一套资料传递、一次办结”的服务模式,为土地经营权融资提供“产权”保障,激发农民干事创业热情,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近期,该局还推行不动产登记办证与“期转现”分离改革试点,进村、社区开展不动产政策宣传,全面实施数字化办证,打通办证、发证“最后一公里”,以登记之力,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民生地图”破难题

“以前送餐总在小区迷路,找不到楼栋,现在跟着地图走,配送时间缩短一半!”

4月23日,在藏龙社区保利清能西海岸小区,外卖骑手小王通过查看新绘制的楼栋索引地图,精准找到目标楼栋。

藏龙社区坐落于光谷南生态宜居板块核心区域,面积约0.53平方公里,下辖保利清能西海岸南、北2个小区,常住居民9300多户、约2.2万人,小区网购、外卖订单多,日常来访人流量大。小区内道路错综复杂、楼宇辨识度较低,外来亲友、快递员、外卖员常常“找不到北”。

针对这一现实难题,江夏区资建局党组选派党员“社区规划师”,走进藏龙社区开展共建活动,通过半个月“扫楼行动”,帮助社区绘制小区导引图、楼栋索引地图,创新采用“色块分区+地标标注”方式,40栋住宅、8处停车点位、3处公共服务设施一目了然。

有了小区导引图与楼栋索引地图,快递投诉、问路咨询大大减少,紧急救援响应也更快速。“这两张图绘制的,不仅仅是具体可感的空间方位,更是服务群众的民生坐标!”社区干部如此感慨。

“机关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效!”江夏区资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扎实开展助企惠民办实事活动,探索绘制更多“民生地图”,让专业力量赋能基层治理,用专业优势浸润民生温度。

“夏送清凉”工地行

7月14日晚,江夏区资建局组织的“夏送清凉·情系工友”活动分别走进武汉恒大科技旅游项目一期、上恩里花园建设项目一标段生活区。该局党组成员、副科级以上干部以及年轻干部分成两组,为工友送去关怀。

活动选择夜间时段,既避免干扰工地施工,又确保真正沉到一线。在工友生活区,该局干部发放精心准备的360余份防暑礼包,包含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毛巾以及水果等,将清凉与关怀送到工友手中。现场同步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张贴房屋建筑工程夏季高温作业时间公示牌,相关人员细致讲解高温作业规范。

活动现场,张浒反复叮嘱大家,高温天气务必把安全放在首位,做好防暑降温。现场还设立临时咨询台,干部们摆摊设点,认真倾听、详细记录工友诉求。

该局新招录的年轻干部小张感慨:“工友用布满老茧的手接过防暑物资,连声道谢,这一场景让我更深刻理解‘忆苦思甜’,牢记服务群众的使命。”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活动中收集的所有问题均建立台账,明确责任,确保落实。

撰文:唐晓敏 田静

摄影:刘汉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江夏区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为群众办实事—— 用专业优势浸润民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