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叶辉 李好)7月19日19时30分,孝感市体育中心风筝广场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湖北・孝感体文旅商融合暨“三夜三创”促消费活动正式启动。湖北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骆启义,湖北省体育局体育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黄海,孝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琼,孝感市政府副秘书长蔡国平,以及孝感市文旅局、孝感市商务局等相关单位领导,与数千市民共同见证这一提振消费、激活城市活力的重要时刻。
湖北省体育局副局长骆启义在活动现场了解情况时表示:“此次孝感举办的体文旅商融合活动,是对全省‘夜炼・夜训・夜赛’促消费部署的有力落实。体育场馆是连接群众健身与消费的重要纽带,孝感以‘三夜三创’为抓手,把体育锻炼、赛事活动与文化展示、商业消费结合起来,这种‘体育 +’的融合模式,既丰富了群众夜间生活,又能拉动消费,值得肯定。”他同时提到,从全省27家试点场馆的实践来看,孝感体育中心通过优化场地服务、联动周边商户、完善保障措施,让体育场馆真正“活”了起来,希望后续能持续做好“三夜”产品创新,让更多市民感受到体育消费的便利与乐趣。
场馆燃动夜生活:从“常规开放”到“场景焕新”
“体育中心的篮球长廊虽然一直免费开放,但以前晚上只有基础照明,打完球想歇脚都没地方坐。现在不仅新增了遮阳休息区,还摆上了运动补给站,打完球能喝口温水、擦把汗,细节做得特别到位!”家住体育中心附近的市民王磊,刚和队友打完一场友谊赛,指着场边新添置的蓝色休息座椅说,“而且后续还有三人篮球夜间联赛,我们已经组队报名了。”
此次活动以“荆楚夜运动,悦享夜消费”为主题,是孝感市落实省体育局 “夜炼・夜训・夜赛” 促消费部署的具体实践。作为全省 27 家试点场馆之一,孝感体育中心在原有开放基础上实现服务升级:“夜炼” 板块不仅保持篮球、乒乓球长廊等场地全天免费开放,更优化夜间照明、增设休憩设施和补给点;“夜训” 环节引入舞蹈、散打、游泳等8类专业培训机构,利用场馆空余时段开设定制课程;“夜赛”则每月举办篮球、足球等联赛,“我心向党”荧光夜跑、“全民健身周”启动仪式等特色活动将陆续登场。
“我们开放的不仅是场地,更是‘运动+服务’的综合体验。”孝感市体育中心负责人介绍,场馆开放面积提升至总面积的80%,通过“三创”(创新“三夜”产品、营销、服务)让市民感受到 “常来常新”的运动乐趣。开幕式启动当日即迎来近三万市民参与,活动还将持续两个月,预计共接待市民将超过50万人。
市集串联消费链:从“单一售卖”到“融合创收”
运动场上挥洒汗水,场外的“韵动市集”则充满烟火气。在体育馆北侧和风筝广场,52个摊位整齐排列,体育用品、非遗文创、特色美食等商品琳琅满目,每晚18:00至22:00准时“开市”。
“给孩子报了游泳培训班,正好在体育用品区买了泳衣和泳帽,报班还能享优惠,一举两得。”市民刘女士拿着刚买的装备,又被隔壁摊位的孝感雕花剪纸吸引,“这些非遗文创太精致了,买一个当纪念。”体育用品展销区的商户王老板忙着招呼客人:“开业第一天就卖出了20多套运动装备,还有不少人咨询培训课程,比平时生意好多了。”
运动补能区更是人气爆棚,本地网红冷饮、糕点、卤菜等美食散发着香气,摊主李阿姨笑着说:“平时这个点差不多收摊了,现在跟着活动延长营业时间,一晚上能多赚不少。”而体育中心周边的10余家餐饮酒店也同步推出优惠活动,不少市民运动后直接到周边用餐,形成 “运动+消费”的良性循环。
这种“体育+商业”的融合模式,正是“三创”中“创新‘三夜’营销”的体现。通过联动商户、搭建消费场景,让运动人群自然转化为消费群体,截至启动仪式当晚,市集及周边商户销售额较平日增长近70%。
协同护航烟火气:从“安全保障”到“体验升级”
“请大家有序进入市集,保管好个人物品。”活动现场,民警正在巡逻值守;风筝广场旁,医疗站点的医护人员随时待命;供电部门则安排专人保障电力供应……为了让体育之夜安全、有序进行,孝感市10余个市直部门协同发力,市文旅局统筹活动整体安排,市公安局负责安全保障和交通疏导,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监管商品质量,市消防救援支队做好消防应急准备,形成了全方位的保障体系。
“保障不是‘管起来’,而是‘服务好’。”孝感市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根据活动开展情况,持续优化周边环境和服务,还可能根据市集招商情况增设摊位,让体育之夜的活力不断延续。
从运动场上的呐喊助威到市集里的欢声笑语,孝感的体育之夜正以多元融合的姿态璀璨绽放。这场贯穿整个夏秋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夜间生活,更通过“体育+文旅+商业”的融合,释放出消费潜力,为城市夜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正如市民周先生所说:“这个夏天,终于有了好去处,运动、逛吃、看演出,孝感的夜晚越来越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