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杨文漪、实习生宋欣玥、戈文青、通讯员吴迪)滑梯变成安全课堂,冰箱藏着“问题食品”,画纸变身创新战场!7月18日,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康康姐”暑期科普亲子游第三场,在沉浸式益智乐园盘小宝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执法行动”——主角是十几名化身“市场监管小卫士”的小学生!
沉浸式场景体验:从“玩”中学安全知识
活动以“安全守护 ——我是市场监管小卫士”为主题,围绕儿童日常接触的消费场景,设置三大实践关卡。
在“特种设备安全员”环节,孩子们通过观看科普视频、体验螺旋滑梯,学习自动扶梯、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规范:“乘坐扶梯要握紧扶手,玩滑梯时不能逆行!”
小学生们在工作人员引导下,不仅掌握了“身高体重限制关乎设备承重安全”等专业知识,更通过实景体验强化了安全行为习惯。
食品安全大搜查:破解标签“密码” 守护舌尖安全
烘焙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食品找茬”游戏掀起高潮。孩子们化身“食品安全员”,对照生产日期、SC编号等标签信息,从模拟冰箱中揪出“过期面包”“三无饮料”,并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微生物滋生、重金属超标等危害。
当看到薯片因“高油高盐”被列为“不推荐食品”时,不少小朋友表示今后要多吃水果和坚果。
之后,亲子家庭还通过分组讨论,总结出“看标签、查储存、选低盐”的家庭食品安全小贴士。
知识产权小课堂:手绘 logo 解锁创新保护意识
在艺术教室,“知识产权小达人”挑战环节将活动推向创意高潮。孩子们通过“正版与盗版找茬”游戏,直观理解商标、版权、专利的区别,随后用画纸和画笔设计专属logo。
“这个彩虹logo 是我设计的,以后我的书包上就要印这个!”一名小学生在展示作品时说。
现场讲解则从个人创意保护延伸至国家创新发展,让家长和孩子深刻认识到“尊重原创就是守护创新动力”。
数据背后的社会关切:儿童安全需“全民守护”
据活动现场披露的数据,我国每年约40%的儿童意外伤害与劣质玩具相关,“三无”零食、设备安全隐患等问题仍需警惕。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康康姐”系列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场景模拟+动手实践”模式,将专业监管知识转化为亲子家庭可感知、可参与的体验,旨在构建“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全共治格局。
据悉,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为青少年成长注入“安全+创新”双动力,后续活动还将带领小朋友们探访“智慧”的生产一线,亲睹现代化工厂如何守护产品的安全与品质,与专业检验检测达人面对面揭秘数据背后的故事,让小朋友们在边学边玩中增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