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致死率超70% 省中医院专家紧急提醒:警惕“高温杀手”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胡梦 黎婉婷)近日,湖北连续发布高温预警,持续的“烧烤”模式下,中暑事件频发。仅近一个月,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光谷院区急诊科就收治了4位重症中暑患者。“很多人对中暑存在严重误区,以为吹吹空调、休息一下就能好。但重症中暑,尤其是热射病,是急诊室里非常凶险、致死率极高的急症!”该院急诊科主任李刚强调。被称为“高温杀手”的热射病,作为最凶险的中暑类型,死亡率可高达70%以上,救治必须争分夺秒。

中暑是渐进过程,热射病是“终极阶段”

李刚解释,中暑并非单一疾病,而是一个由轻到重、逐步升级的过程。先兆中暑表现为头晕、头痛、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这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轻症中暑阶段,体温开始明显升高(通常超过38℃),伴随面色潮红或苍白、皮肤灼热、恶心、呕吐、心跳加快,此时身体调节功能已出现紊乱;再进展到重症中暑,又包含三个阶段: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射病是最致命的阶段,核心体温飙升至40℃以上,最危险的特征是,停止出汗、意识障碍如谵妄、抽搐、昏迷等。李刚指出,此时人体核心温度调节系统完全崩溃,大量出汗耗尽体液导致循环衰竭,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功能严重障碍,高温直接损伤脑细胞导致昏迷,并迅速引发肝、肾、凝血系统等多器官功能衰竭。“一旦发现‘无汗高热+意识不清’这两个核心信号,必须立即拨打120!抢救窗口期极短,每延迟一分钟,死亡率都可能显著上升。” 李刚郑重警示。

为何如此凶险?散热崩溃是元凶

李刚进一步解释热射病的核心发病机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产热急剧增加,但散热功能却因环境湿度大或自身调节障碍而失效,导致体内热量“只进不出”,核心温度如“沸水煮身”般急速飙升,对全身器官造成毁灭性打击。

所以,除了长时间暴露于烈日下高强度作业的户外劳动者需要防范热射病以外,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退化,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慢性病患者体温调节能力弱,都是热射病的高危人群。

预防重症中暑 专家支招:快、冷、送

面对热射病这个“高温杀手”,李刚表示预防是最有效的策略,识别早期信号是关键,而一旦进展到热射病阶段,快速有效的降温配合及时的专业医疗救治是挽回生命的唯一希望。

高危时段严防范,尽可能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段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进行户外作业或剧烈活动;识别早期信号快处理,一旦出现头晕、口渴、大汗、乏力、恶心等先兆或轻症中暑症状,立即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条件允许可用用冷水(非冰水)擦拭全身,加速散热;科学补充水分电解质,小口慢饮含盐分的清凉饮料,避免含酒精或咖啡因饮品;若休息降温后1小时内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务必立即就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致死率超70% 省中医院专家紧急提醒:警惕“高温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