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华夏,碧海扬帆,千年航路镌刻着中华民族探索海洋的壮丽史诗;炎炎夏日,碧波荡漾,安全防线守护着万千家庭的幸福安康。每年的7月11日是中国航海日,7月10日,为迎接中国航海日设立20周年,同时筑牢暑期防溺水安全堤坝,长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联合长春净月高新区德正街道天工社区等多家单位,在长春市净月潭景区开展了“法制护航每一步 文明春城万家行”系列活动之“扬帆逐梦航海日 防溺执法护平安”主题活动。
活动通过知识科普、实操演练、趣味互动等形式,既加深了市民和游客对航海日的理解,又为广大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水上安全课”,为暑期水上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航船课堂:碧波之上的安全序曲
“请大家穿好救生衣、系好安全带,收好这份科普手册。手册上印有航海日相关知识以及假期防溺水‘四知’‘六不’等相关内容……”13时许,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踏上即将出发去往活动场地的船只时看到,长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工作人员一边提醒参与活动人员注意安全,一边分发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知识科普手册。
随后,随着船只缓缓驶离码头,这场特殊的“移动课堂”正式开课。长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四大队中队长王绪超手持手册,声情并茂地为大家解读着航海日背后的故事。“从郑和七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强了中外文明的交流;到现代航运,凭借着先进的科技和高效的管理,在全球贸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王绪超的话语,仿佛将大家带回了那段波澜壮阔的航海历史中,也让大家更加明确航海日设立的意义。随后,王绪超话锋一转,将重点落在了水上安全知识上。“大家上船之后,一定要仔细了解船只核定载客人数,确认是否有超载的情况;要及时了解安全设施的位置,在意外发生时可以第一时间找到……”王绪超穿梭在客船内,向大家明确乘船的注意事项。之后,他还拿起救生衣,详细讲解了救生衣的正确穿戴方法和注意事项,现场演示了如何使用水上救生设备,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操作要领。
“设立航海日不仅是为了纪念先辈的航海壮举,更重要的是传承探索精神,同时让更多人关注水上安全。”王绪超说,“净月潭是市民重要的水上活动场所,暑期客流量激增,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移动课堂,让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岸边讲堂:专业力量的安全守护
14时,船只稳稳靠岸。岸边早已布置好的宣传展示区吸引了众人目光。“天气再热,不随意到不了解的水域降温;水景再美,不轻易到水中去感受……”长春市红剑救援队水上救援大队队长初万涛结合真实案例,讲解了防溺水及救助溺水人员的注意事项,让学生们直呼受益匪浅。
“手臂伸直,掌根按压胸骨下段……”之后登场的吉林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高级讲师魏楠南和队员跪在模拟人旁,一边示范心肺复苏正确操作方式,一边讲解各动作要点,连按压间隙的人工呼吸要点都一一拆解,让大家忍不住跟着比划起来。在实际操作环节,小朋友们跃跃欲试,想要用实际操作巩固所学。
“刚刚听了讲座,我知道了一定不能在没有爸爸妈妈或者家长陪同的情况下靠近水边,那样很容易发生危险。”侯毅小朋友说,“我还知道了如何正确进行心肺复苏,回家之后我会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家人和朋友,让大家都远离危险,懂得如何救人。”
主办方还精心设计了互动环节。“请问,中国航海日是哪一天?”“7月11日。”知识问答环节里,参与者们踊跃抢答,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水传递小游戏中,大家在协作中领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意义,欢声笑语里,安全知识进一步入脑入心。
联合演练:多方协作的安全保障
为进一步提升应对水上突发事件的能力,活动现场,长春市净月潭景区在长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指导下,开展了游客意外落水和船舶防油污联合应急演练。
在游客意外落水演练中,模拟净月潭一游船航行时,一名游客因拍照意外落水的场景。从发现游客落水到将游客成功营救,全程只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工作人员配合默契,处置高效;船舶防油污演练则模拟了净月潭一游船因设备涌浪摇晃,固定松动的污油桶滑落水中的场景,在发现情况后,工作人员立刻反应做出应对措施,同时立即安抚游船乘客,并与相关部门联系,全程秩序井然。
从千年航路的文明回响,到碧波之上的平安守护,长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中国航海日为契机,将文化传承与安全治理深度融合,为暑期学生水上安全筑起一道安全堤坝,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刻内涵。长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未来,交通运输部门将继续扬帆逐梦,为市民撑起一片平安的碧海蓝天。
来源: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尹霁虹/文 王强/摄
编辑:孙懿辞
初审:梁爽
复审:曹光宇
终审:臧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