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惊慌,我们是北京消防,请保持冷静,等待救援!”7月11日下午,热浪滚滚,在北京市通州区运河森林公园,一场北京防汛综合演练暨抢险救援实战演练正在举行。来自全市消防救援队伍的400余名精兵,以“灾情设置最复杂、情景模拟最真实、技术展示最全面”的标准,检验并锻炼了自身涉汛重大险情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抢险救灾能力。
遭遇河流“死亡线”怎么救
在灾情设置方面,演练以本市受台风残涡云系影响,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城区出现严重内涝积水、地下空间积水倒灌,部分山区发生山洪泥石流,造成局地道路、通信、电力中断,部分河流出现超标准洪水,堤防出现管涌险情,且发生人员被困,市防指启动全市防汛一级应急响应为背景。
在场景模拟方面,演练紧贴汛期和水域救援实际,模拟人员落水、车辆涉水、“三断”孤岛、紧急转运和城市内涝5个实战场景。
记者在演练现场看到,不少场景不仅最大程度地还原真实,而且紧贴北京河湖实际水情。例如,在人员落水的场景中,设置了沸腾线救援科目。所谓沸腾线,是一种由滚水坝等拦水建筑物形成的危险水流现象,因水流剧烈翻腾如沸腾状而得名,具有强吸力漩涡和高溺亡风险,因此又被称为“死亡线”。这类水流现象在本市不少河道中较为常见。
演练中,面对在沸腾线呼救的“落水者”,消防救援人员驾驶舟艇,从大运河下游开向滚水坝,准备利用舟艇活饵救援技术营救被困人员。下水后,救援人员采用“腋下锁扣法”对“落水者”实施肢体固定,确保人员固定到位后,迅速收紧绳索,同时操舟手协同配合,利用舷外机的动力,迅速驾船撤离危险区,并将救援人员和“落水者”营救至船上。
车辆被洪水围困 怎么救?
技术展示方面,演练全面检验了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入水救援、桥梁垂降救援、打捞救援、牵引破拆、空中救援、涉水横渡、激流横渡、舟艇转运等水域抢险救援技能。
记者在演练现场观察到,很多水域救援技术有着对以往抗洪救灾经验的总结。例如,在车辆涉水救援场景中,设置了“一辆车被大水围困,另一辆车下沉失联”的险情。市消防救援总队特种灾害救援处副处长田野告诉记者,“我们在此前‘23·7’特大暴雨洪灾的救援中,就遇到多起车辆被洪水卷走的事故,因此,我们这次演练特别设置了涉水车辆转移、打捞的科目。”
演练中,针对沉水车辆,消防救援人员利用声呐探测落水车辆的位置,发现目标后,投放红色浮漂,确定消防潜水员的搜索区域。据悉,声呐探测仪,可以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是水域救援中一种最重要的装备。之后,消防潜水员开展水下侦察,救出“溺水者”,其他救援人员根据被困车辆重量和所处位置,采取绳索捆扎、重心平衡、充气上浮的方式进行打捞。
市级抢险力量展现“协同配合”
此次演练中,应急、公安、急救、交通和水务等其他市级抢险力量也展现了各自的抢险救灾和协同配合能力。例如,在城市内涝救援场景中,消防救援人员主要应用手抬泵、浮艇泵等小型排涝设备,对居民楼等低洼地段的积水进行转排,并配备了5套远程供排水系统、2台排涝车,市排水集团则出动32组大型防汛单元配合,做好排水设施防汛保障和应急抢险准备。
据悉,此次演练共调派400余人、50艘冲锋舟和40余部车参与。田野表示,演练进一步检验了各级防汛预案、磨合了防汛应急机制、锻炼了防汛应急队伍,为即将到来的“七下八上”主汛期做好准备,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张宇,甘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