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卜昊玥 叶涵)为积极响应国家 “三区” 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政策,助力乡村振兴和教育均衡发展,7月5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心火支教团恩施队(以下简称 “恩施队”)的23名志愿者,前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百福司镇,在当地三个点位开展为期26天的暑期支教活动,为灾后重建中的山乡孩子们送去知识与温暖。
酷暑无阻热忱 辗转奔赴山乡
7月5日上午,恩施队23名成员于北门集结。队员们按特长分为教学组、活动安全组、后勤组等五个组别,带着对支教的热忱,开启了这段爱心之旅。
团队先乘地铁二号线至汉口火车站,短暂休整后登上开往恩施的动车。四个小时的车程中,大家围绕支教生活和孩子们展开热烈讨论,队员汤继海用 “有意思、有意义、有意境” 道出对此次行程的憧憬。
抵达恩施后,团队转乘大巴向百福司镇进发。考虑到山路蜿蜒颠簸,队长蔡依汛提前分发晕车药,并提醒队员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傍晚时分,历经跋涉的队员们抵达目的地,简单用餐后便投入到宿舍整理、活动区域打扫等驻地准备工作中。
特色开营仪式 助力学生融入
7月7日,恩施队在桂林书院社区、宣抚堡村、洞塘坝村三个点位同步开展 “树叶传讯,绿意启航” 特色主题开营仪式,旨在贯彻国家 “五育并举” 教育方针,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仪式上,各点位班主任先欢迎学生的到来,随后志愿者老师逐一自我介绍。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们也纷纷上台介绍自己并分享兴趣爱好。之后,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学生们投票确定了三个点位的班级名称,分别为 “鹿鸣轩”“堡堡班”“洞塘朝阳班”。
为帮助学生更快融入集体,开营仪式设置了 “击鼓传‘福’花” 和 “你划我猜” 两个破冰游戏。“传‘福’花” 环节中,学生围圈传递装饰后的 “‘福’花”,音乐停止时,持花学生需再次自我介绍并回忆上一位同学的姓名;“你划我猜” 环节,学生分组用肢体动作传递成语信息,其他同学积极抢答。游戏迅速活跃了班级气氛,凝聚了集体向心力。
活动最后,志愿者老师向学生们分发了融入土家族 “树叶传情” 文化元素的亲手制作的树叶书签,全体师生合影留念,开营仪式在 “恩泽流心,施教如光” 的口号声中圆满结束。
情系乡村教育 共筑美好图景
百福司镇正处于 “六一九” 洪灾后的重建关键阶段,桂林书院社区党支部书记向广明表示,各级党组织高度关注并全力支持支教队的到来,为活动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他认为,百福司镇当前的艰苦条件,是青年学子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基层、了解社情、磨炼意志的宝贵实践机会,虽支教仅二十余天,但这份经历与情谊将被孩子们永远铭记。
未来26天,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恩施队的志愿者们将带着对乡村教育的深切关怀,肩负助力灾后重建的使命,在恩施的青山绿水间播撒知识与温暖,与孩子们携手同行,为当地教育描绘更美好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