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东湖评论:黄陂避暑游用多元供给抓住“清凉一夏”

近日,《湖北日报》等媒体纷纷聚焦报道武汉市黄陂区避暑游持续升温、夏日亲水经济活力迸发的态势,引发了广大市民与游客的热切关注。

今年入夏以来,全国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部分地区甚至创下同期气温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凉爽舒适的避暑游成为市民出行“刚需”。尽管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多数家庭已配备空调、风扇等纳凉设备,但人们终究不能总待在家中,除了纳凉避暑,社交、娱乐与观光的需求同样迫切。

夏日炎炎,黄陂文旅的发展依旧“热辣滚烫”。从2024年接待游客超3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70亿元,创历史新高;到今年黄陂云雾山航拍视频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矩阵转载,并获得外交部中国驻柬埔寨大使汪文斌发布帖文点赞;再到2025麦田音乐节和仙人掌音乐节联动各景区延伸的“票根经济”获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聚焦关注。“有一个地方叫黄陂”逐渐为人们所知悉,大美黄陂日益成为人们心心念念的“诗和远方”。


炎热的夏天,避暑成为市民出行的首要选择,这也为坐拥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资源的黄陂创新文旅产品供给、以“凉”资源焕活“热”经济提供了宝贵机遇。比如,这个夏天,素有“武汉湿地第一谷”美名的黄陂姚家山香溪谷,凭借独特的湿地风貌成为天然避暑游乐场,景区陆续推出溯溪、烤肉、咖啡、露天电影等社交新场景,仅今年7月6日单日,客流量就达3000人左右,营业额超过30万元。又如,木兰不夜城用好用活“水”资源,水上闯关活动仅开赛首日,就吸引了超过200名全国各地的挑战者报名,朵朵水花为夏日游玩增添些许清凉。各具特色的避暑游,不仅为游客提供的是多样化的避暑休闲体验,也有效激活了“清凉消费”市场,展现了文旅产业在“夏日经济”中的独特作用。

冰雪资源“热力”延续,“滑雪场的夏天”别样精彩。人人皆知,武汉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火炉”城市之一,作为武汉的“北大门”的黄陂,为什么能够在酷暑难耐的夏天,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避暑,黄陂给出的答案就是用心。既有高质量建成华中地区超大室内滑雪场,丰富文旅产品供给的一面,也有善于谋划运作、顺时借势推而广之的一面。室外近 40℃的热浪与室内零下 6℃的酷寒形成极致温差,这样的独特体验让甘露山国际滑雪场暑期日均客流突破3000人,其中三成以上游客来自湖北省外。滑雪场让游客在暑期“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也在无形中向全国乃至世界讲述着大美黄陂、“清凉”黄陂的故事,为城市形象展示与“冰雪+文旅” 产业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机遇。

万物荣华,不负盛夏。这个夏天,黄陂的避暑价值,不在温度计上的数字,而在每一处细节熨帖人心,要抓住“凉”机,因地制宜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乘势而上,主动求新求变,下足“绣花功夫”,做好避暑游这篇大文章,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要,彻底释放文旅融合发展的魅力和优势。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宁宜潮(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网评团队)

责编:陈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东湖评论:黄陂避暑游用多元供给抓住“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