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合川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0.1毫升血液“狙击”前列腺癌,织密生命防护网

6月25日一大早,在合川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的诊室里,刘大爷(化名)紧握科室负责人吴清剑博士的手连连道谢——这位七旬老人三个月前在社区体检中抽取的0.1毫升血样,为他早期发现了前列腺癌的隐患,避免了病情恶化的风险。这一场景,正是该院推动癌症早筛、提升区域诊疗水平的一个缩影。

癌踪显现:早筛密织“防护网”

今年初,合川区人民医院引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泌尿外科专家吴清剑博士。刚到合川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的吴清剑博士在接诊中发现一个令人痛心的现象:因为早期肿瘤患者大多没有什么症状,病房里收治的多位泌尿肿瘤患者,出现症状才来就诊,大多已至晚期,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为什么非要等出现症状才治疗?为什么不能把健康防线前移?”这一疑问催生了变革。在区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和医院的积极配合下,由吴清剑博士带领团队实施的65岁以上男性前列腺癌免费筛查项目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该项目创新性地利用国家免费体检采血样本中获取的0.1毫升血样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项目启动三个月来,3000余位老人完成初筛,其中200多人初筛异常,后续将继续加强与社区的合作,为更多居民服务。

精准“狙击”:微创手术“守尊严”

“有时候,PSA升高可能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或者前列腺炎引起的,不一定是癌症,”吴清剑博士介绍,“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核磁共振(MRI)来进一步确认是否存在前列腺癌。”

以刘大爷为例,体检查出PSA为6.8,核磁共振(MRI)检查提示其存在前列腺癌可能。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合川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采用了先进的超声融合靶向穿刺活检技术,当人工智能将患者核磁影像与实时超声融合,屏幕上立即锁定黄豆大小的癌变结节。

“就像给狙击手配了红外瞄准镜。”吴清剑博士解释,这项国内领先的技术让早期确诊率大幅提升。

确诊前列腺癌后,如何根治?刘大爷的治疗经历,成为合川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技术赋能的生动注脚。吴清剑博士团队为其施行了“腹腔镜下最大程度保留前列腺周围结构的前列腺癌根治术”——这项特色技术有效守护了老年男性的生命尊严,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护了控尿功能和性神经。

术后复查时,刘大爷不仅关键指标PSA从6.8降至0.03,更惊喜的是排尿功能基本恢复。“很多患者怕手术后漏尿不敢出门,我们创新的‘保留功能’手术就是要破解这个心结。”吴清剑博士说。

理念精进:点亮区域“新蓝图”

更深的变革在理念层面。除泌尿系肿瘤外,吴清剑博士还带领团队重点攻坚结石微创、前列腺增生、男科诊疗等领域。

面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科室推行“能排不碎,能碎不手术”的阶梯化治疗方案: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能够药物排石的患者优先药物排石,能够体外碎石的不考虑手术,预期体外碎石无效才考虑无创或者微创手术,尽量为患者节省费用。

目前,科室已构建前列腺癌全流程诊疗体系,覆盖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微创手术以及晚期患者的个体化综合治疗。上半年,科室门诊量,前列腺癌手术量,肾癌、膀胱癌和肾上腺肿瘤等四级手术量均得到了大幅提升。接下来,团队还将开展“单孔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等新技术,为前列腺癌患者保驾护航。

“我们将以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及男科诊疗为基础,以前列腺癌为代表的泌尿生殖系肿瘤的精准诊疗为特色,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实现学科可持续发展”。忙碌之中,他仍接听着筛查患者的咨询电话——在他眼中,每提升1%的早诊率,都可能使一位患前列腺癌的老人过上更有质量的生活。合川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正以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为区域健康蓝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资讯)

(文/李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合川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0.1毫升血液“狙击”前列腺癌,织密生命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