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烈士父母在汉踏访儿子母校:他还活在军校每个角落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孝武 通讯员张世伟 张博 林黎 袁鸣 实习生廖芊涵

7月1日下午3时,35℃的高温炙烤着武汉大地,49岁的陈中芬却执意要在儿子曾经生活的海军工程大学校园里步行。

“这是儿子上过课的教室,这是儿子刻苦训练时的训练场,这是儿子读过书的图书馆,这是儿子住过的宿舍楼……”陈中芬用脚丈量着这片宽阔的校园,用手仔细触摸着儿子坐过的课桌,睡过的床铺,仿佛是在跟为国捐躯已3年的儿子交流。

陈中芬夫妇走过儿子曾经的训练场。

2022年3月1日,26岁的海军飞行员周兴玉在南海执行实战训练任务时,英勇牺牲。近日,全国部分获得功勋荣誉优抚对象疗养活动在湖北省荣军医院举行,作为烈士周兴玉的父母,陈中芬和丈夫周书玖受邀参加。他们提出:到儿子生前生活过的海军工程大学看一看。

教室里 结束当天的教学课程后,40多名师生向烈士父母行军礼

在湖北省荣军医院、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人员陪同下,陈中芬夫妇沿着儿子曾经的报名处、训练场、图书馆,转了一大圈。

4时许,他们来到儿子曾经上课的教室。

教室里,40多名师生正在上课。陈中芬夫妇踮起脚尖,通过教室后门的玻璃窗,深情地朝教室内望去:那一身身雪白的军装,和儿子当年穿的军装多像啊!

陈中芬在教室后门凝望。

课程结束后,老师听说有烈士家属来到学校,提议邀请陈中芬和丈夫周书玖走上讲台,接受同学们致敬。

“起立,敬礼!”随着班长一声口令,40多名师生齐刷刷地向烈士父母致以庄严的军礼。

师生向陈中芬夫妇行军礼。

“兴玉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好好报效祖国……”陈中芬鼻子一酸,泣不成声。望着这一张张和儿子一样英气逼人的青春面庞,她和丈夫深深地弯腰鞠躬。

宿舍里 母亲轻轻拍了拍儿子睡过的床铺,小声说:你安息吧

4时30分许,陈中芬夫妇步行来到儿子曾经住过的宿舍楼。

宿舍楼每一层的电子屏幕上,都播放着3年前周兴玉魂归故里的视频。

“白雪殇大地,朔风泣忠魂。少年从戎去,英雄魂归来。”2022年3月18日,周兴玉烈士归乡送别仪式在四川省兴文县大河苗族乡举行,家乡人民自发站满道路两侧,以最高礼遇迎英魂回乡。看着这熟悉的场景,陈中芬和周书玖双双落泪。

站在周兴玉曾经住过的宿舍里,陈中芬拿起手机翻出一张相片说,“儿子住的是上铺,他当年发给我的这张照片就是在这个位置拍的。”照片里的周兴玉,身着军装,背靠床铺,英姿勃发。

陈中芬见到手机照片里的儿子床铺。

陈中芬用双手仔细地抚摸着高低床上铺的护栏,仿佛那里刚刚还住过她的儿子。

“他当初休假回来和我说,他还是很想家的。”陈中芬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为了学好本领,儿子休假很少,生命中最好的时间都献给了他心爱的军营。

陈中芬独自在宿舍待了10多分钟,临走时,陈中芬轻轻拍了拍周兴玉睡过的床铺,小声说:“儿子你安息吧。”

学院里 烈士所在大队的政委说:我们都是您的孩子

听说烈士周兴玉的父母来到了学校,周兴玉所在学员队的院长、大队政委、政工处主任、队长、教导员都来了,他们有一肚子的话,想跟烈士的父母说一说。

学院领导、老师和陈中芬夫妇一行合影。

周兴玉当年的教导员杨星已转业到地方工作,也专程赶回学校。他拿出自己的微信聊天记录给陈中芬看——这位带了周兴玉3年的教导员,至今还保留着他的微信。他说,周兴玉特能吃苦特勤奋,不管天多热都坚持训练,学校第一次拉练他便荣获“先进个人”,当时全队只有两人获得这一荣誉。

杨一冉是周兴玉新兵训练队的教导员。他说,兴玉为国捐躯,战友们既感到难过,也会以他为骄傲,这是军人最高的荣誉。就像这所英雄辈出的学校的每一位英雄一样,他会永远活在大家心中,队里每一个战友都记得他,他就从来没有离开过。

和院长、老师、战友们聊着儿子的过去,陈中芬一会儿眼眶湿润,一会又欣慰含笑。她哭,那是因为失去至亲而伤心;她笑,那是因为他为儿子的英雄事迹感到自豪。

潘麓宇是周兴玉新兵训练队的队长,现在是周兴玉所在大队的政委,她动情地对陈中芬说,我们都是您的孩子,这里是兴玉的家,也是您的家,您要经常回来看看。

陈中芬收到儿子的学籍表。

3小时过去了,陈中芬夫妇依依不舍地和老师们道别,学校特别找出了周兴玉的学籍档案和成绩表,赠送给他们。

看着学籍表上孩子英姿飒爽的照片,陈中芬笑了:这个“上交国家”的优秀儿子,真的没有离开过,一直在心灵深处陪着她。

一队战士从陈中芬夫妇身边走过。

校园里,一队队结束训练的战士从陈中芬夫妇身边走过,又一次向他们致以军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烈士父母在汉踏访儿子母校:他还活在军校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