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房县八里村应急服务驿站的四轮越野车。受访者供图
“中村村出现烟雾报警信号,请立即处理!”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军店镇应急指挥中心电子大屏幕上火情信号反复闪烁。军店镇下辖中村村一处农田起火,军店镇平安建设办主任曹健立即组织救援队伍赶赴现场。从接到警报到抵达现场仅用了9分钟。
“系统警报一经发出,村应急服务驿站也会收到报警并采取行动,如果灾情较重,我们还可以通过当地部署的应急广播一键播放转移避险通知。”曹健介绍。
房县地处鄂西北秦巴山腹地,在湖北省103个县级行政单位中面积居第二。县域重峦叠嶂、地势复杂,面临山洪、滑坡、森林火灾等多重灾害风险。过去,基层应急管理存在上下不贯通、人员配备不合理、救援力量不充足等问题,安全治理“痛点”多、“堵点”杂。
作为应急管理部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联系县和湖北省应急管理体系改革试点县,房县瞄准山区薄弱点,大力推进智慧应急建设,将安全防线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智慧平台“一屏观全域”
“这是水库监控,这是高空防火预警监控……”在军店镇应急管理指挥中心,曹健操控着鼠标,一一介绍大屏上的信息,“通过这个智慧平台,我们应急工作处理更及时了。”
为了构建应急指挥中心“一张网”,房县探索开发智慧应急平台,接入水库、森林等风险隐患点及加油站、景区等公共区域的监控系统,一屏查看监测信息,一键进行喇叭喊话,以“智慧大脑”实现基层应急“零距离”。
“我们还免费为全镇的独居老人安装智能烟感报警器。”曹健说,烟感报警器关联了家属、邻居和镇村干部的电话,并接入智慧应急平台,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系统自动向关联人员拨打报警电话,并向镇应急指挥中心发送报警短信。相关人员接到报警后,迅速展开救援。
目前,房县在全县乡村安装风险点位视频监控1065个、智能烟感报警器3500余个、应急广播3000余个,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基层一线、一线险情第一时间响应处置,用科技力量为人民群众筑起安全防线。
应急力量“扎根”到村
“有的村很偏远,从县里过去要三四十分钟,现在建了应急服务驿站,消防车几分钟就能到。随着基层应急救援体系的不断完善,基层消防救援工作的压力在逐渐减小。”军店镇中心消防救援站站长陈钟涵如是说。他已在房县消防系统工作9年。
救援时间从几十分钟到几分钟的转变,得益于“2+5+14+N”应急消防救援体系的构建——在城区建设2个消防救援站;在乡镇分片区建设5个中心消防救援站,发挥片区“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在偏远乡镇设立消防救援所;在中心村建设一批应急服务驿站,让应急管理和服务真正下乡、入村。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未持证上岗。”
“固定消防设施未进行年度检测和维护保养。”
……
在军店镇消防救援站二楼,消防安全隐患上报表清晰地记录着镇消防救援站对镇中心卫生院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原来,各个中心消防救援站除了与应急部门联动救援外,同样把更多日常性的消防隐患排查行动深入到了镇内大大小小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村民家中。
房县各乡镇还建设了应急物资仓库。在军店镇应急物资仓库,救援用的工兵铁锹和铁锄泥迹未消,应急背包、救生衣、背负式风力灭火机等应急物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
“我们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教他们如何使用这些设备。同时我们也实现了仓库装备与专业消防救援队伍共享,消防救援队伍随时可以调取我们的装备进行救援行动,让装备有更多用武之地。”房县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魏华明说,房县还通过“专业队伍+社会力量+基层组织”的模式组建救援队伍,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
安全知识“玩”进心里
走进房县潮玩VR科技乐园,醒目的“应急科普体验区”标识牌映入眼帘,戴上VR设备,可“亲历”地震、台风等场景,学习逃生避险技能;拿起灭火器对准屏幕,能够模拟灭火操作,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能够学会根据火灾类型选择针对性的灭火器、如何灭火。”潮玩VR科技乐园负责人孙月说,在乐园里设立应急科普区,打造“寓教于乐”新场景,让安全知识“玩”进孩子们心里。
房县应急管理局协调县科技馆,在科技馆规划一片区域建设应急科普教育基地。“目前相关规划正在征求相关方面意见,很快就将进行改造施工。建成后,房县人民又多了一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应急科普教育基地。”魏华明介绍。
丰富多彩的安全宣传教育,也在房县八里村、伏溪堰村等应急服务驿站火热进行。八里村应急安全文化长廊和主题公园以标识牌、宣传栏、图文展板等形式宣传应急避险、安全生产等知识,营造出浓厚的“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氛围。(张沛 陈嘉慧 谢静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