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东湖评论:以科普“盛宴”激发湖北创新活力

5月24日,2025年湖北省科技活动周和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在武汉正式启动。这场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活动。据介绍,本届活动周同步开展五大系列科普活动,目标是通过群众性科普活动激发创新活力,强化科技工作者使命感,再次印证了科普工作对科技创新的深远意义。科普作为国家创新的基石,是科技强国建设的底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翻阅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会发现,科普一直是国家持续关注的重要工作。

科普是点燃大众创新热情的火炬。在科技活动周的舞台上,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激发了公众内心深处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附属学校的学生们用灵动的手势舞演绎《垃圾分类你我做起》,将环保理念以活泼有趣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个人。这看似简单的表演,实则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它打破了人们对科普的刻板印象,让科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传递给每一位观众,让环保行动不再仅仅是一项严肃的任务,而是化作了一场充满乐趣与活力的体验。这种创新形式的影响远不止当下的欢笑与掌声,它如一颗创新的种子,在大众心中种下,激发着人们主动投身到科技创新的实践中。

科普是构筑全民科技素养的阶梯。科技素养作为现代社会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其培育过程离不开科普这一关键路径。在2024年湖北省科技活动周的舞台上,科普讲解大赛冠军陈秋逸以《浪漫的中国智造—北斗探空系统》为题,结合气象监测案例展现自主创新突破的北斗技术,为公众呈现了一场科学与人文交融的科普盛宴。这种化繁为简的讲解艺术,不仅使深奥的航天技术变得触手可及,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着公众的科学认知思维。科技素养的提升不能停留在纸面上,还需要有沉浸式的学习场景。在湖北的田间地头,科普活动正悄然重塑着传统农业的生产逻辑。

在城市楼宇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的科普讲座,正推动着职场人士完成从技术接受者到创新参与者的角色转变。当白领们开始用机器学习算法优化工作流程,以数据思维重构业务逻辑时,科技创新的群众基础获得了实质性拓展。科普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沃土。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创新的灵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在科技活动周期间,湖北开展的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让科学家们为了科学事业默默奉献、攻坚克难的故事走进校园。学子们在了解科技成果的同时,更能感受到科学家追求真理的执着、勇于探索的开拓精神和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这种精神如春风化雨,在学子心中播撒科学报国的理想种子,激发更多人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使命。

然而,科普工作并非一蹴而就。在科普的道路上,还需要不断创新和探索。一方面,要丰富科普内容和形式,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层次的公众,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科普服务。比如,为青少年设计趣味性强的科普实验活动,为成年人提供前沿科技讲座和参观交流机会。另一方面,要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更多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截至2023年,全国科普专兼职人员达215.63万人,其中专职人员仅29.32万人,占比不足14%。科普志愿者规模庞大(686.71万人),但高层次、专业化人才仍较为缺乏,尤其在科技馆等机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占比不足6%。因此,科技工作者不仅要在实验室里攻克技术难题,还要走出实验室,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湖北的科普与创新征程,恰似一场波澜壮阔的远航。科普之光已照亮前路,它汇聚着大众的创新热情,筑牢着全民的科技素养,传承着科学家的精神火种。我们坚信,只要沿着这条科普与创新交织的道路奋勇前行,不断探索创新、强化人才支撑,湖北必将在科技创新的浩瀚海洋中乘风破浪,驶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让创新的旋律在荆楚大地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金辉(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东湖评论:以科普“盛宴”激发湖北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