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陈诗灵)分数和素质孰轻孰重?从“育分”到“育人”如何科学有效结合?5月23日下午,江汉区“成长力引擎”主题特色教育创新讲座活动继续在江汉区北湖小学举行。第二场活动特别邀请到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唐江澎作主题讲座。他的真知灼见获得与会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唐江澎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分享了自己对教育的思考——“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引起全国上下的关注和共鸣。在今天的座谈会上,唐江澎围绕“从‘育分’到‘育人’——素养导向的教育变革路径”进行专题分享。
作为江苏省锡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唐江澎鼓励每一位学校管理者要把理想做出来,不断刻画新时代高中生形象,通过创新全面育人系统路径,创设未来性成长“社区”,形成理想信念激发动力的支持系统。
“许多名校选择用‘毕业生形象’来表述育人目标,追求育人目标以具体化、形象化、可评鉴的语言形式呈现。”唐江澎表示,毕业生是展现教育影响结果的具体形象。学校应该对教育对象成为毕业生时的形象有合理的想象,对烙印于毕业生的“培养目标”达成状况有清晰的描述,对体现于毕业生的“人才规格”有形象的刻画。
“唐会长‘从育分到育人’的专题分享,为新时代高中教育提供了思想坐标与实践范式。”武汉市第一中学校长徐虹深刻领会到“毕业生形象”这一育人目标的具象化表达。她表示,将在武汉一中“五育融合”课程图谱构建中,着力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时代公民,真正实现教育评价从知识维度向素养维度的跃迁。
听完讲座后,武汉市第十九中学党委书记汪淳告诉记者,作为基层党组织,学校将以“红色基因工程”为抓手,把“责任担当者”的培养目标转化为浸润式德育实践。培育学生感知美、创造美、传递美的能力,让教育回归生命关怀的本质。
江汉区教育系统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江汉教育的品牌项目,“成长力引擎”秉持“学习赋能,人人成长”的理念,五年来线上线下持续发力,组织分享活动70余场次。知名专家团队引领赋能实地指导学校解密高质量发展,借力课程改革经验,蓄能教育家型校长培养。本次主题特色创新讲座,围绕建设一流教育强区目标,将理论引领与实践创新相结合,为江汉教育的内涵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