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 通讯员王科然、陈韶月、谢紫莹)5月17日下午,中南民族大学第三届“道中华杯”演讲比赛决赛在该校学术交流中心国际厅举行。
22名选手紧扣“学好概论金教材,青春托举中国梦”主题,通过研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与“道中华”公众号资源,推动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选手们用真挚的语言、鲜活的案例和饱满的情感,展现了新时代中南民大青年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理解与传承担当。
“选手们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视角介入,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回望,也有对时代使命的激昂呼应。”该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韩晓乐老师作评委代表发言,她表示选手们视角多元、立意深刻,用真挚的表达将教材深度与情感温度有机统一,诠释了民大学子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理解。
“希望大家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以今日之深刻思考、明日之不懈奋斗,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崭新篇章,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镌刻光荣,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印刻成绩,不负党和国家的殷切期待!”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玉堂表示,并鼓励同学们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积淀中深挖文化富矿,从中华民族血脉中汲取精神力量,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为思想行动自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扎得更“深”,让中国故事的“枝”展得更“繁”,让民族复兴的“干”长得更“壮”。
“通过聆听学长学姐们的讲述,我仿佛走进了一段段生动的民族交融故事。让我真切感受到各民族携手共进、守望相助的温暖与力量。”该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4级本科生司奇媚激动地说道。“以前总觉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个宏大的概念,但选手们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它变得有血有肉。我深刻意识到我们的文明不仅仅是博物馆里的展品,更是‘56双手’共同点燃的火炬!”该校美术学院2024级本科生张炽说道。
经过激烈角逐,比赛评选出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最佳人气奖、最佳组织奖。据悉,中南民族大学积极推动学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工作,通过“课程+竞赛”双轮驱动模式,构建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展示的良性互动机制。此次比赛的优秀选手,将代表该校参加由国家民委主办的“学好概论金教材,青春托举中国梦”大学生演讲比赛,他们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以青春之笔,书写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理解与坚定信念,用热血与才华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