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马文俊 李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指导委员会主席约瑟夫·尼梅拉致辞。(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5月16日,第二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以下简称“光博会”)开幕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约瑟夫·尼梅拉第六次踏上中国土地。
面对这座被他称为“美妙而热情”的“光之都”,他在开幕式致辞中由衷赞叹:“光博会已成为中国光电创新领域的顶级平台之一!”
为期3天的会程中,近400家全球企业参展、3万余名专业观众齐聚,20余场高端论坛追逐前沿,像约瑟夫·尼梅拉这样的全球重量级“追光者”,不在少数。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副校长理查德·彭迪,从光博会刚开始举办就来过,之后每隔几年都会来参会,“那时的光谷还像一片待开垦的试验田,这里的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每次都让我大吃一惊。”从落后、追赶到超越,光谷近年来在硅光芯片、光电集成晶圆等领域的显示度持续提升,为全球提供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
这一切,与光谷的创新密度息息相关。“我们很早就与华中科技大学建立了伙伴关系,利用双方科研优势,围绕光电子及相关领域的合作一直在推进。”理查德·彭迪说,此次他受邀为第十六届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作主题报告,“十多年前会上讨论的是如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如今中国的同事们已成为方案、标准的输出方。”
在参观华工科技的半导体材料激光切割设备时,巴拿马大学微电子学教授卡斯蒂罗详细询问芯片切割技术的技术细节。得知光谷已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完整创新链,他难掩兴奋:“我国近期正在推进半导体材料研究,迫切需要光谷这样的先进技术赋能。”
中外光电子行业专家嘉宾在交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成熟闭环,锻造出光博会跨越国界的吸引力。
带着高性能视频处理软件方案和急切的合作需求,俄罗斯“快速视频”公司CEO费奥多尔首次来华,便直奔光博会。“这里能一线对接中国市场的动态,适合我们合作的下游客户富集。我们期望借助此次盛会,在武汉寻找到有价值的合作伙伴,进而尽快融入本地产业链。”
“受国际环境影响,最近我每年来中国至少3次。在光博会上,我找到了合适的中国供应商,与深圳一家光学公司合作开发的3D扫描系统已初具雏形。”圣彼得堡激光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安德烈兴奋地说。
用光纤光缆铺设“地球村”,以光通信产品消弭人类信息鸿沟。今日光谷,迎来越来越多的全球“追光人”,1200多家外资企业在此扎根,近百家世界500强企业云集。
“从‘中国光谷’迈向‘世界光谷’,这是时代赋予光谷的‘天命’,任重而道远。”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周济教授提出,光谷须前瞻布局和大力培育光感知及智能传感与仪器仪表、生物光电子及智能医疗装备、汽车光电子等前沿领域和未来产业新赛道,突出人工智能赋能光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推进人工智能+优势特色光电子信息产业。
“无论从前或未来,光子从不因国界而改变传播路径,比如长飞光纤技术应用于东南亚的智慧城市、华工科技设备服务巴西医疗设备商,国际社会应更深度融入中国创新进程,实现互利共赢。”约瑟夫·尼梅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