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筱晗 通讯员 周强 叶茜
一阵急促的警报声、敲锣声后,居民在地质灾害巡查排查人员的引导下有序撤离……5月9日上午,由三门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灾害防治中心主办,陕州区人民政府、河南地质驻三门峡工作站、陕州区自然资源局、陕州区原店镇人民政府承办的“崤函应急·2025”三门峡市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在三门峡市陕州区原店镇举行。
据了解,此次演练以一次强降雨天气为模拟背景:近期陕州区将经历一次持续强对流天气,48小时累计降雨量已达到200毫米,根据最新预报,陕州区西部将出现新一轮的中到大雨降水过程,特别是原店镇可能出现局地大到暴雨,24小时降雨量将达到60毫米。
随着三门峡市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发布地质灾害橙色预警,陕州区人民政府立即启动二级橙色预警响应,各级防灾责任人、专业技术人员、群测群防员立刻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工作。由技术支撑单位河南省地质局组成的监测预警组,手持无人机、激光雷达、激光扫描仪、机载倾斜摄影镜头等先进技术装备顶风冒雨开展工作。随着无人机平稳着陆,飞手把飞行数据快速交接给数据处理人员,滑坡的三维实景模型就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根据技术人员综合分析,原店镇寨根村滑坡已经有明显变形迹象。
活动立即启动一级红色应急响应,对受地质隐患威胁的19户37人进行避险转移。此刻,应急抢险组、避险转移组、医疗保障组、秩序维护组、后勤保障组、监测预警组、信息研判组等所有应急力量全部奔赴一线,在监测员及工作人员引导下,按预定路线撤离,把受威胁人员全部转移到安全区域,伤员救治及群众安抚工作同步进行。
以“演”筑防,以“练”备战。演练过程中,突然刮起了大风,但丝毫没有影响演练进行,各小组配合默契,从预警发布、预警响应、巡查排查、险情上报、应急响应、避险转移、应急治理等各环节,模拟了突发地质灾害从发生、预警、处置到转移安置、治理的全过程,彰显了应急队伍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省地质局地质灾害防治中心主任邰作东说,此次演练有效检验了地质灾害风险区避险转移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提升了多部门协同作战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确保在灾害面前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增强群众避险转移、自救自护能力,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门峡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和崩塌为主,地质灾害具有数量多、分布散、威胁人口多的特征。当地要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建设工作方案’,同时要运用好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平台、智能化地质灾害防治平台。以群测群防和科技防治双体系确保所有的地质灾害隐患平安度汛。”河南地质三门峡工作站站长郭东兴说。
三门峡市、省地质局等有关负责人、代表参加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