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美国关税落地10天后,美国客户还是回来找中国工厂下单了。浙江外贸厂长熊伟平介绍,他的美国订单不降反增。据报道,熊伟平是浙江外贸商家,主营定制阳光房出口。2024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其中,来自美国的订单占比达60%,欧洲约25%,其余为澳洲和中东。2021年熊伟平加入阿里巴巴国际站开始做外贸生意,开拓的第一个市场即美国市场。“美国人少地多,对户外乐趣的享受度也很高,凉亭对他们来说相当于是家庭以外的另一处聚集点,由此我们锚定美国市场。”
中国产业(资料图)
山东锐图总经理马同伟觉得自己有点反其道而行之,顶着关税,他在开拓美国市场。就在美国关税落地的同一天,他在美国纽约设立分公司,希望继续扩大美国市场的销售,他觉得“难度很大,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而在美国,消费者对于中国制造的需求有增无减,甚至掀起了一股中国电商热。4月,美国App Store电商应用下载榜单前三名均被中国电商敦煌网、淘宝网和阿里国际站占据,这一热潮也带动跨境物流需求增长。菜鸟首次冲入美国App生活应用类榜单,次日菜鸟榜单排名快速上升25位。
在西方舆论长期的叙事里,“中国制造”是廉价的代名词,片面地认为“中国企业依赖美国市场生存,而不是美国市场依赖中国商品”,这也是美国滥施关税、发动贸易战的逻辑。但是,市场正在开始抛弃这种幻觉,就如美国网红“甲亢哥”抵达上海后立即发现了“不一样的中国”:“中国制造”难以替代,除了价格外,商品的技术与质量也同样重要。
中美两国是具有全球影响的贸易伙伴。此前数据显示,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货物出口目的地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2024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自美国进口分别占当年中国出口和进口总额的14.7%和6.3%;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2024年美国对华出口、自华进口分别占美国出口和进口总额的7%和13.8%。专家分析指出,美国错误实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以及对小额包裹关税豁免政策的取消,将推动中国外贸各领域加快“多元生态”布局。
关税(资料图)
在这种情况下,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记者称,我们与中国相处得不错,同中方谈判时不会采取强硬态度。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表示,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郭嘉昆表示 ,中方早就指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脱钩断链只会孤立自己。对于美国发动的关税战,中方的态度很明确,我们不愿打,也不怕打。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特朗普此前也曾做出过这样的表态,但是中方对此的回应是这是美方修正单边“对等关税”错误做法的一小步,让特朗普恼羞成怒,最后整出一个所谓的“半导体关税”。然而,特朗普这回再次提起单方面给中国降税,是真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想找中方讨一个台阶吗?显然没那么简单,特朗普政府一直在对外释放烟雾弹,声称中国正在与美国谈判,且最终会达成一个很好的协议。这话说出来虽然中国网友不买账,但是国外民众却是被蒙在鼓里。
特朗普(资料图)
如今,关税政策将波及特朗普票仓的根基产业。特朗普本想对进口车和进口汽车零部件加征关税,来实现汽车生产回流美国的目的。不曾想,美国汽车业的供应链高度依赖进口零部件,加征关税导致零部件成本上升,生产中断风险骤增,反过来削弱美国本土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引发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强烈反对,可谓是“弄巧成拙”。考虑到今年年底的美国中期选举,特朗普不得不倾听其支持者的声音,重新评估关税政策对汽车产业和选民支持的双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