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专科联盟架起生命桥梁,完成7岁女孩重获新生背后的“生命接力”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黄涛  通讯员 张翼飞、丁燕飞)“陈爷爷,您元宵节来看我走过的那条路,现在开满了油菜花。”4月28日,小英来到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复查,借助前来带教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李正伟的手机,向中南医院脑科医院院长、神经外科主任陈劲草滔滔不绝讲述着最近的生活。

小英说,为了早点见到关心她的医生们,她起很早赶第一趟班车。但四月清晨的风是柔和的,空气是清甜的,阳光是温暖的,和她的生活一样,经历了颅内巨大肿瘤折磨的寒冬后,迎来了充满生机的春天。

陈劲草教授送小英上学   通讯员供图

一场意外,牵出小英一家的“生死抉择”

2024年6月,7岁的小英走路总是低着头、东倒西歪,仿佛“小醉汉”。起初,小英家人并未在意,直到她开始头疼晕倒,才赶紧将她送到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却给这个家庭重重一击:小英被确诊为小脑肿瘤伴严重脑积水,肿瘤体积如“大鸭蛋”般压迫脑后颅窝,引起颅内高压,需立即手术。

小英爷爷奶奶拿着诊断报告犯了难。原来,小英住在枣阳市太平镇北刘庄村,父亲早年因癌症去世,母亲也远嫁离家,她由爷爷奶奶务农养大。可小英确诊前,奶奶刚被确诊直肠癌晚期。面对高昂的手术费用,奶奶含泪决定放弃自己的治疗:“家里只剩这点钱,娃的命比我重要……”

“想跟奶奶说我不治了,因为我不想失去奶奶。”懂事的小英隐约知道肿瘤意味着什么,她作出了自己的抉择。比同龄人更早面对现实的她,明白爷爷奶奶的辛苦,平日放学后会做饭、做家务,尽力分担。面对雪上加霜的家庭,小英爷爷抹干了泪,沉默寡言,但昼夜不停地抢收麦子,好尽早筹到医疗费。

陈劲草教授查看小英术后恢复情况   通讯员供图

专科联盟架起“生命桥”,多方合力破局

2024年6月12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与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科联盟例会上,陈劲草教授关心地询问此前团队会诊过的小英近况如何,当听到家里想放弃治疗后,他迅速做了一个决定:这是良性肿瘤,完全可以手术根治,绝不能因经济问题放弃有希望的生命!于是,一场“生命救援”迅速启动。通过专科联盟绿色通道,陈劲草团队迅速对小英的病情进行了讨论,并制定手术方案,同时积极寻求医院、政府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最终,小英的手术费用及基本生活费在当地镇政府、中南医院、枣阳第一人民医院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 画上圆满句号。

6月17日,陈劲草教授团队在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辅助下,一起为小英进行颅内肿瘤切除术、脑脊液循环重建术,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引流出积水,让颅内压力达到平衡,小英的手术仅用1.5个小时便成功完成。

术后3小时,小英醒来第一句话是:“谢谢爷爷、叔叔、阿姨!”三天后,陈劲草教授又驱车200多公里为小英复诊。此时的小英,经术后精心照护,恢复得很好,不仅能自如交谈,眼里也有了光。面对和蔼的陈爷爷,孩子开心地畅想着重回校园的生活。当被问及未来梦想时,小英扑闪着大眼睛回答:“我要当医生,像陈爷爷一样救人!”

2025年正月十五,陈劲草教授在枣阳开展专科联盟工作,得知小英第二天开学,但每天需要清晨5点起床,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校。他当即决定推迟前往深圳的参会行程,亲自开车送小英去学校报到。2月13日,陈教授牵着小英走进了校门,并将一只灵蛇挂件的红手绳送给小英,鼓励她:“等你成为医学生的时候,我的徒弟会把我教他的再毫无保留地教给你,我们老中青三代人一起治病救人。”

专科联盟团队为小英搭起生命桥梁  通讯员供图

专科联盟编织出更多家庭的幸福四季

小英的故事是专科联盟惠及基层的缩影。据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统计,自2023年5月与中南医院建立专科联盟以来,脑科急症转诊率下降60%,本地手术量提升45%。“过去这类复杂手术必须转诊武汉,现在专家常驻、技术共享,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获救。”该院神经外科主任李洪波表示。

专科联盟是医院与医院间建立紧密医联体后,对口科室紧密联系的一种模式。中南医院神经外科每周派驻专家驻点,开展教学查房、手术带教,把新模式、新技术带到基层。同时,建成“影像云平台”,实现 CT、MRI 等检查结果互认,缩短患者平均候诊时间。这些举措让基层百姓免于奔波之苦,也得到了更高质量的医疗帮助。

湖北省卫健委数据显示,2025年,全省县(市)将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各个医疗机构之间基本实现常规检查检验项目互认,乡镇卫生院医学影像中心覆盖率提升到80%以上,加快建设县域集中审方中心,县域中心药房建成率达到50%以上。医联体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人文关怀的延续。” 陈劲草教授在查房时叮嘱团队,“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每一位患者。” 这句话,也深深烙印在小英心中。

一度被命运扼住咽喉的小英,在医联体搭建的生命通道上,茁壮成长,走向救死扶伤的医生梦。而她身后,是千万个通过医联体重获新生的家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专科联盟架起生命桥梁,完成7岁女孩重获新生背后的“生命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