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刘畅、实习生潘雅芳)4月22日,武汉市民在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观测到1只淡尾鹟莺。淡尾鹟莺活动的主要生境为校园中的灌木丛。被发现时,淡尾鹟莺在灌木丛中跳跃,并发出鸣声。次日在同一地点观测再次到该物种。发现者在该区域同时还观测到黑脸噪鹛、乌灰鸫、树鹨、白眉鹀等鸟类。
此次记录的淡尾鹟莺嘴喙较大,上嘴喙深褐色,下嘴喙橙色;具有金色的眼眶,眼眶较为完整,不似灰冠鹟莺的眼眶后方断裂及白眶鹟莺的眼眶上方缺失。与其它鹟莺相比,灰色侧冠纹明显较少,前额大面积黄色;上体黄绿色,无明显翼斑;下体黄色,跗跖肉粉色。通过现场记录的鸣声分析,本次记录的淡尾鹟莺鸣叫为快速的高频率双音节,鸣唱由一个先导音和相同重复的2个音节组构成,鸣叫声和鸣唱声都非常独特,可区分其它形态相似的物种。
淡尾鹟莺隶属于雀形目柳莺科,在我国分布于河北、河南南部、陕西南部、云南南部、四川、重庆等地。
根据《武汉市鸟类新记录认定及鸟类名录分类管理规则》,在查阅《武汉鸟类名录》,观鸟协会组织专题讨论,经专家鉴别后,认定本次观测到的淡尾鹟莺为武汉市鸟类新记录,归为A类。王哲、徐斯扬、董菲儿、刘怡璇为该记录共同发现人。至此,武汉市观测记录鸟类种数达478种。
武汉市民录制淡尾鹟莺的罕见鸣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