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东湖评论:月映荆楚,文润民生

4月25日,2025湖北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在武汉开幕。这场盛会是一次向全国展示荆楚文化魅力、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的机遇。近年来,湖北以“诗与远方”的深度融合为支点,撬动“文化强省”战略全面落地,从“知音号”的浪漫笛声到武当山的侠气仙风,从恩施大峡谷的云海翻涌到襄阳古城的灯火阑珊,一幅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真正的文化传承,是让历史场景成为可触摸的生活现场。譬如,襄阳北街作为湖北文旅“微改造”项目,通过3次改造精致更新重现千年商埠风采。游客在非遗工坊体验荆楚技艺,感受夜幕下的汉江光影秀,将襄阳城墙化作演绎本土传说的立体画卷。这种“修旧如故”的更新模式,既守护了9.2公顷历史街区的原真性,又培育出文旅新业态,成为“老街区·新体验”的湖北范本。这些“小而美”的项目,既保留了乡土记忆,又创造了就业机会,更让游客感受到“一步一景皆故事”的荆楚底蕴。

从长江之滨到神农之巅,湖北文旅正以场景化重构空间叙事。黄鹤楼头,AR技术让崔颢笔下的白云千载化为数字星河;神农架深处,金丝猴的灵动身影成为自然教育的鲜活教材;荆州方特园中,全息投影重塑着楚辞的瑰丽想象。这些创新场景,让湖北从“打卡地”升级为“体验场”,吸引全省游客游览率大幅提升。当游客不再满足于镜头里的风景,转而追求文化记忆的深度体验,湖北文旅通过场景化创作重新定义了“诗与远方”的内涵。在这里,文化体验不再是观光附庸,而是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动能;科技应用不再是营销噱头,而是转化为文化传承的创新载体。这种以文化为魂、以科技为翼的发展模式,正是湖北文旅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展现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密码。

文旅融合的终极命题,始终是人与城的共生共荣,既要让游客来得舒心,也要让居民生活得幸福。湖北启动“百村千宿”计划,鼓励村民将闲置房屋改造为精品民宿,政府提供设计补贴与运营培训。与此同时,“文旅+”正悄然改变城乡面貌。在潜江,“小龙虾节”联动稻田艺术展、非遗市集,带动周边餐饮、物流产业增收;在武汉东湖绿道,“东湖文化季”举办市民艺术市集,吸引艺术家、手艺人摆摊设展,让城市公共空间成为文化共享平台。真正的文旅融合,是让历史文脉在当代生活中自然生长,让每个参与者都成为文化版图的执笔人,在人与城的共情共振中,书写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文明新篇。

真正的诗与远方,不在喧嚣的流量里,而在文化与自然的共生中。2025年湖北省文旅发展大会,将是一声集结号,更是一面镜子,照见湖北如何以文化为魂、以创新为刃,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劈波斩浪。当黄鹤楼的月光洒向长江,当神农架的松涛轻抚山峦,这片土地正以自信的姿态告诉世界,荆风楚韵,从来不是历史的回响,而是未来的序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唐娇(武汉经开区“车之声”网评团队)

责编:王舒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东湖评论:月映荆楚,文润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