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楚天评】东湖评论: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湖北加速崛起

4月15日,省委书记王忠林深入联想武汉产业基地、长江国贸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外经贸一线调研。在察看生产线、与留学生主播交流、听取企业创新汇报的过程中,“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积极作为”成为贯穿始终的关键词。这番场景恰是湖北近年来锚定高水平开放、推动外经贸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从2019年进出口总值不足4000亿元到2024年突破7000亿元,湖北外贸五年跨越四个千亿台阶。这份逆势上扬的成绩单背后,是荆楚大地以制度创新破题、以产业升级筑基、以开放生态聚能的系统性变革。

制度创新的“试验田”深耕,为湖北外向型经济注入源头活水。作为全国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版图的重要拼图,湖北自贸试验区武汉片区以“科创+数字”双轮驱动,率先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推动境外资本与本土科技中小企业深度融合。依托光电子信息产业优势,湖北打造全国性电子元器件交易平台,2024年仅集成电路出口就增长57.5%。这种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让东湖综保区从保税加工向研发检测等价值链高端攀升,武汉经开综保区构建起汽车出口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制度红利的持续释放,使湖北自贸试验区年均形成20余项全国可复制经验,带动全省海关高级认证企业数量稳居中部第一,制度型开放的“湖北样本”越发清晰。

产业升级的“强磁场”效应,在内外循环中锻造核心竞争力。当全球产业链深度调整,湖北选择以“链式思维”破局。一方面,培育楚象、国控等供应链平台整合煤炭、汽车等传统优势产业资源;另一方面,推动华星光电、锐科激光等企业突破技术难题,2024年湖北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增长19.8%,占出口值的比重提高到了25.5%。 在武汉长江国贸跨境电商产业园,这种转型逻辑得到具象化呈现。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报关、物流等一站式服务,带动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68%。昔日的“九省通衢”正蜕变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更值得关注的是,湖北在巩固“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的同时,前瞻布局绿色低碳赛道。中国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的落地,让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新三样”成为出口新引擎,传统产业与新兴动能在此交汇出独特的发展韵律。

开放通道的“立体网”构建,重塑内陆省份的全球坐标。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携手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打开内陆“空中出海口”,共同构建航空客货运“双枢纽”,80条国际航线织就“一日达全球”的空中丝路,中欧班列(武汉)2000列的年开行目标即将实现,阳逻港水铁联运示范工程让“黄金水道”焕发新活力。多维通道的畅通不仅带来鄂州进出口增速全省第一的亮眼数据,更催生汉欧国际物流园等临港经济新形态。这种通道经济与产业经济的深度融合,在联想武汉基地得到完美诠释。作为连续十年出口额全省第一的智能终端制造中心,其产品经天河机场48小时即可抵达拉美市场,物流成本降低30%的数字化报关系统,让“湖北智造”在国际竞争中更具底气。

站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历史方位,湖北的开放实践呈现出更深层次的战略价值。中法生态示范城与德国中小企业中心的建设,不仅是外资集聚的物理空间,更是规则、标准、管理“软联通”的试验场。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推动的不仅是贸易方式变革,更是全省1.5万余家外贸主体的思维革命。在锐科激光研发车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光纤激光器切割出的精密纹路,更是一个内陆大省以科技创新突破封锁、以开放胸襟拥抱世界的坚定身影。

千帆竞发春潮涌,百舸争流势如虹。从长江之滨到江汉平原,从光谷科创大走廊到花湖国际货运枢纽,湖北正以开放为支点撬动发展新格局。在这片城市群集体发力的壮阔图景里,既有“保二档、争一档”的奋进姿态,也有“类海外”营商环境的细腻笔触;既回荡着中欧班列的汽笛长鸣,也跃动着跨境电商直播间的青春脉搏。当每个市场主体都能在开放生态中找到生长坐标,当每条国际通道都成为要素汇聚的引力场,新时代内陆开放“前队”的旗帜必将在这片热土上高高飘扬。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楠(武汉市江夏区“青苹果乐园”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楚天评】东湖评论: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湖北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