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政府相关网络平台发布信息,对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豁免所谓“对等关税”。最新的豁免措施又引发更大质疑。共和党前联邦众议员乔·沃尔什在社交媒体发文反问:“如果提高关税这么好,为什么要有这么多豁免?”《纽约时报》报道认为,如果这一“重大关税豁免”措施得以持续,苹果、英伟达等美国科技巨头将基本避开原本可能大幅压缩利润的惩罚性关税,而一些已开始抢购的消费者也将免于承受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大幅涨价的压力。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媒体也齐呼这是“美对华关税出现首个松动信号”。对于惜面如金的特朗普而言,怎么受得了如此铺天盖地的恶评?为了挽回颜面必须要找补回来一些面子,便在13日深夜在社交平台上紧急辟谣称:“没有哪个国家能‘逃脱惩罚’,尤其是中国——它对我们的态度是最差的!上周五并没有宣布任何关税‘豁免’。这些产品仍然适用于现有的20%芬太尼关税,只是被转移到了不同的关税‘类别’中……最终,我们的国家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更加美好。”
专家指出,美国政府此举表面上是全面施压,实际主要目标是少部分国家。企图让这些国家变成“钉子户”,让世界各国孤立它们,同时诱导其他国家“息事宁人”,甚至“祸水东引”。比如部分国家为了自身利益选择对这些国家保持距离,这在本质上是一种绥靖政策。美国不仅是对目标国家加税,堵死了外国企业转移投资的路径。被针对的国家或地区显然也看清楚这一点,这也是它们强硬回击的原因,一旦示弱只会让美国变本加厉。
两周前,苹果COO杰夫·威廉姆斯走访了歌尔股份位于山东潍坊的工厂。他当时对界面新闻表示:“中国供应商最大的特性是‘can do’,能做、肯做,这也是其它供应商难以比肩的。”两周后,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风暴席卷全球,将苹果及以歌尔为代表的供应链企业笼罩其中。自美国率先发难以来,中美双方过去一周在“对等关税”问题上持续拉锯,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已从34%提高到84%,又再度加码至125%。
苹果手机(资料图)
和前任乔布斯的偏执、桀骜不驯不同,继任者库克扮演的更像是一个商人的角色。今年一季度,苹果在国内的份额从去年的第三下滑到第五。库克会在庙堂上游走,搞好和政府的关系;一手打造的供应体系把苹果塑造成这个星球上最赚钱的公司;在芯片等领域也维持住了自己的优势。新的危机下,他还能带领苹果走出困境吗?
苹果、特斯拉等美国科技公司获得了一个大喘气的机会。综合NPR、CNBC和彭博社的报道,2025年4月,美国海关已经对智能手机、电脑等关键产品进行豁免关税,而且豁免是从4月5日开始算起。这意味着苹果产品不用交125%“天价税”。这次豁免覆盖了不少东西,包括:智能手机(比如iPhone)、笔记本电脑(比如MacBook)、平板电脑(比如iPad)、还有处理器、内存、显示屏这些零件等等。这些东西光2024年从中国进口就值3900亿美元,其中智能手机和电脑就占了770亿。
苹果手机(资料图)
美国本土并不生产智能手机,该产业的供应链和制造主要集中在亚洲。苹果、三星、谷歌等公司严重依赖这些高度集成、复杂的海外网络。将制造转移至美国不可能一蹴而就,除非有巨额政府补贴和全天候的技术劳动力支持,即便如此,由于缺乏成本优势,价格仍会大幅上涨。在本就面临通胀压力的背景下,美国消费者将立即感受到价格冲击。没有巨额补贴和更便宜、熟练的劳动力,这是绝不可能实现的。美国制造没有任何成本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