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龙华 曾莉
蓝眼睛的客商品尝中药茶饮,展位前中英文切换交流,操着英语直播的外国主播……4月8日,2025年(第七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现场,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家企业嘉宾齐聚。
通过健博会平台,已有越来越多湖北医药企业“走出去”。在本届展会,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感受到湖北走向世界的步伐正在加快,用开放精神坚定发展信心的努力正收获回报。
汉产疫苗打破垄断“出海”
在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展台,最显眼的C位留给了一款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该疫苗通过5G互联网与生产融合,使用AGV机器人代替人力进行无人化智能搬运、生产投料,实现全过程自动化生产。
“我们公司研发生产的流感疫苗已经顺利进入中东和非洲国家。从2023年至今,每年的订单量逐年增加,今年的意向订单已经达到十几万只!”武生所相关负责人信心十足。
长期以来,欧美国家疫苗占据国际供应主导地位,但这一格局近年来正发生显著变化。
2024年5月3日,阿联酋采购机构宣布,武生所研发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成功中标该国疫苗采购订单。“首批出口阿联酋的疫苗启运发车时,我和同事们激动流泪。”该负责人回忆,在前期漫长的海外注册过程中,阿联酋药监部门要求提供很多资料,包括临床数据、保护率、生产工艺等细节,团队成员废寝忘食,反复比对核实所有数据,加班翻译、整理,最终全部按要求提供。“是打破欧美垄断、让中国疫苗惠及海外大众健康的使命感,让大家坚持了下来。阿联酋方面称赞,中国疫苗的质量和价格打动了他们。”
鄂产急救药抢滩东南亚
8日上午,总部位于武汉的远大医药与印尼生物制药巨头PT Etana Biotechnologies Indonesia仅用10分钟,便敲定战略合作。
双方握手的瞬间,标志着湖北医药“出海舰队”正式启航东南亚。
远大医药将凭借小分子和多肽药物的技术硬实力,为Etana提供急需的制剂和原料药,首批合作产品正是湖北应急药中的“明星品种”。同时,合作将以印尼为窗口,辐射整个东南亚市场,未来更剑指全球药物短缺地区。
目前,湖北医药工业企业已具备生产全品类应急用药储备目录产品的能力,远大医药牵头多家医药企业梳理完成了《鄂产全品类应急药物目录》,涵盖急抢救药、麻醉镇痛药、血液系统用药等优势品种,其中多款产品被纳入本次对印尼供应清单。
“从单打独斗到组团出海,这份目录将造就湖北药企开拓国际市场的联合舰队。”远大医药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通过“一带一路”合作网络,将鄂产应急药输送至全球药物自给薄弱地区,并推动建立“国家应急药品及国家基本常用药品生产基地”。
44国患者用上武汉“识癌神器”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展台,一张摄于2024年5月17日的照片十分醒目。照片中,意大利医生正用中国研发的“内镜精灵”AI系统为患者做检查。
这款征服欧美医疗界的“汉产科技”,正是该院消化内科于红刚团队四年磨一剑打造的“全球爆款”。
这个故事的起点很“临床”。传统内镜检查就像雾里看花,有20%至40%的胃早癌患者因漏诊错失最佳发现时间,患者的绝望深深刺痛了于红刚。他拉起一支团队,与人工智能工程师携手,日夜泡在手术室和实验室,让人工智能学习超30万例病例,最终练就内镜精灵“秒级识癌”绝活。这个具有全球创新特质的发明,让大量患者尽早避免“癌症之约”。
展台前,内镜精灵团队负责人兴奋地晒出“全球足迹图”:从法国、意大利,到新加坡,全球44个国家1000余家医院都已用上这套“中国系统”。
当44国医生都在熟练操作着武汉研发的AI诊断系统时,“中国自信”有了最生动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