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东湖评论:从“被挤爆”到“稳接住”,武汉如何盘活樱花流量

“感觉武汉来了1亿人!”今年樱花季,这句话火爆网络,道出武汉旅游的火爆程度。珞樱缤纷,东湖樱舞,晴川吹雪,从龟山第一朵早樱绽放,到外地游客密集抵汉,明星大咖接连亮相,金标汉马叫响全球,武汉樱花牢牢占据全国樱花C位。面对这泼天的樱花流量,武汉从“被挤爆”到“稳接住”,实现了城市美誉度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武汉文旅抢先谋局,助力樱花热搜“登顶”。武汉樱花的爆火,绝非偶然。武汉文旅部门早早布局,以樱花为媒,串联起众多城市特色元素。拥有“湿地花城”之称的武汉,全城樱花超50万株,遍布大街小巷。其中,跻身“世界三大赏樱胜地”的东湖樱园与百年学府武汉大学久负盛名。让樱花遇见汉马,打造最美樱花赛道;让樱花遇见刀郎,演唱会与樱花季完美邂逅 。这些“顶流”与“顶流”的碰撞,成功将武汉樱花推向旅游高潮。国民综艺跑男在樱花树下连录5天,微博话题“感觉半个娱乐圈都来武汉了”阅读量达1.7亿。海外社交平台上,格鲁吉亚旅行博主安娜发布的樱花树下吃热干面的视频,单条播放量突破10万次。武汉文旅部门前瞻性的布局,巧妙整合自然景观、人文地标,推动多领域“顶流”跨界联动,借综艺、社交平台,不仅在国内掀起热潮,更是成功走向了海外。

多部门巧施服务“绣花功”,接住樱花大流量。从“人潮拥挤”到“有序赏樱”,武汉服务大升级体现在交通出行、旅游体验等各个方面。随着游客如潮水般涌来,武汉一度面临巨大压力。赏樱季首个周末,东湖樱花园单日游客量就突破4.4万人次,近百台旅游大巴跨省而来。3月29日,刀郎演唱会在武汉沌口体育中心举行,地铁站当天客流量高达5万人,创历史新高。但武汉行动迅速,以“绣花功夫”接住了这泼天流量。武汉公交推出“常规线路+赏樱专线”专项服务,途经景点的常规线路加密车次、延时收班,同时新增10条赏樱专线。为方便夜游东湖樱花园的游客顺利返程,武汉地铁梨园站收班时间延后。在景区,随处可见志愿者热情服务,为游客提供引导、咨询等帮助。针对游客打卡需求,武汉全城焕新“樱花皮肤”,咸安坊巨型瀑布花墙、三阳路地铁站外墙樱花气球装置等成为网红打卡点,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浪漫”。武汉面对赏樱季客流高峰,积极作为,从交通优化到场景打造,既接住流量,又赢得游客口碑,尽显城市服务温度。

消费创新赋能,武汉攥紧樱花流量红利。“蒜鸟”玩偶凭借一句武汉方言“蒜鸟,蒜鸟,都不容易”卖爆8万只,樱花版“蒜鸟”玩偶上线当日便售罄。东湖樱花雪糕单日销售达千支,夜光棒棒糖成社交媒体新宠儿。蔡林记也推出粉色包装的樱花热干面,外地游客排队“为颜值买单”。“樱花写真”等樱花文化创意相关产业迎来发展契机。汉马让外地跑者在体育竞技之余,为武汉贡献了1.17亿元直接消费,消费总量接近3亿元。刀郎演唱会带动场馆附近服务业消费大幅增长,园博园、古琴号游轮顺势上线“刀迷”专属折扣,把歌迷变游客。武汉围绕樱花打造IP成效显著。从文创产品到特色美食,精准捕捉游客喜好,带动消费新热潮。借汉马、演唱会等活动,将体育、音乐与旅游深度融合,实现游客“流量”向消费“留量”的转化,为城市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本。

从一城花事到全球盛宴,武汉赏樱热不仅仅是旅游现象,更是文化现象。这场春日狂欢,已悄然将“樱花流量”沉淀为城市竞争力。武汉通过接住这场樱花流量的大考,完成了文旅场景迭代、营商环境优化、文化符号出海和国际朋友圈扩容。未来,武汉这座敢为人先的英雄城市,将以更开放的胸襟、更创新的姿态,持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让“樱花经济”的热度持续下去,让“樱花之约”续写城市繁荣新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郭英杰(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东湖评论:从“被挤爆”到“稳接住”,武汉如何盘活樱花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