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白云 通讯员 郑成波、严俊池)青松低垂,白菊寄哀。4月2日,清明节前夕,为深切缅怀悼念因公牺牲的一等功臣闵飞,汲取奋进力量,践行忠诚担当,武汉市公安局监管支队组织35 名青年民警代表,奔赴玉笋山陵园,开展 “缅怀战友・砥砺奋进”主题纪念活动。
当日 9 时许,玉笋山陵园内气氛凝重,寄托哀思的白菊在微风中轻摆。青年民警们警容严整,队列整齐。在闵飞的墓碑前,随着一声令下,全体民警集体脱帽,垂首肃立默哀。
默哀结束后,民警们依次缓缓走向闵飞的墓碑,并敬献白菊,满怀对战友的思念和敬仰。青年民警彭霄驻足在墓碑前,轻抚碑身,声音哽咽:“闵主任,我们来看您了。您常说被人需要也是一种幸福。如今,我开始懂了。我会沿着您走过的路,一直坚定向前走。”
活动现场,监管支队团委负责人严俊池怀着崇敬的心情,介绍闵飞的生平:闵飞生前为监管支队警务指挥室副主任、四级高级警长。2023 年2月5日晚,他在岗位上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他为之奋斗27 年的公安监管事业,年仅46岁。当年4月,湖北省公安厅追记闵飞一等功。
从警27年,闵飞在公安监管多个工作岗位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与敬业精神。2016 年,在推进监管场所医疗卫生专业化建设工作时,闵飞牵头调研,制定实施方案。他不辞辛劳,先后 200 余次前往全市监所实地调研,成功推动各监所实现医疗托管,建立起所院协作机制,大幅提升全市监所医疗专业化水平。
在“互联网 + 监所医疗”工作前沿探索中,闵飞凭借敏锐的洞察力与创新思维,针对监所医疗面临的难题,提出监所疑难病症网上会诊、检验结果实时回传等极具前瞻性的建议,为智慧监所医疗平台的搭建锚定了清晰方向。此后,在相关部门的持续努力下,该平台顺利在全市监管场所部署,为在押人员的生命健康筑牢了坚实保障。
为破解病残人员收治难题,闵飞带领调研员,30 余次深入监所、派出所、精神病医院等地开展专题调研,对数百名病残人员逐一登记造册,制定针对性收治对策。
在担任武汉市第二拘留所副所长期间,他提出“三个相结合”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在全市监管场所推广后成效显著。2015年春节前夕,他积极协调,帮助 28名农民工成功追回 16万元工钱,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聆听了闵飞的事迹后,青年民警们内心深受触动,纷纷表达传承英烈精神的坚定决心。武汉市第一看守所民警徐雨馨感慨道:“公安监管场所,虽没有枪林弹雨的惊险场面,却需要在漫长的岁月里甘愿扎根平凡、默默坚守。前辈闵飞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平凡中的伟大。作为青年民警,我们要传承这种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从警初心,不负这身藏蓝警服。”
“他既是严师,更是益友。”彭霄与闵飞曾共事3个多月。回忆起那段时光,彭霄说道,每天清晨不到七点半,闵飞就已端坐在办公桌前,有条不紊地梳理全天工作任务。下班后,他也常常主动加班,深入研究政策文件,对监管业务知识了然于胸,堪称监管业务的 “活字典”。
在公文撰写方面,闵飞对彭霄悉心指导。从搭建结构框架、理顺逻辑思维,到比对数据信息、提炼结论要点,闵飞都悉心教导。在他的帮助下,彭霄迅速成长,很快就能独当一面开展工作。
监管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清明缅怀悼念活动,不仅是对功模战友的追思,更是一次生动深刻的党性教育。支队将通过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等多种有效途径,让功模用生命铸就的忠诚警魂,在新时代的公安监管事业中持续传承、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