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李鑫鑫 王江杰
沉迷于购买彩票和在境外网站赌球,输光钱财,负债累累仍不收手,为继续赌博翻本和偿还债务,骗取多家专用汽车公司购车款178.4万元。
经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近日,当地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判处李某甲有期徒刑七年十个月,并处罚金,同时继续追缴其违法所得归还被害单位。
3月31日,曾都区人民检察院承办检察官介绍了案情始末。
“李某甲骗取了我们公司2台专用车,价值共计31.15万元!”2023年6月,湖北A公司销售人员李某乙到派出所报警。
原来,李某乙通过多年合作伙伴结识了被告人李某甲,李某甲系汽车经销商,2023年3月,李某甲声称要订购2台专用汽车,于是在李某乙的促成下,A公司与李某甲名下的四川B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同月,A公司派人将2台车送至约定地点,李某甲出具了收条。
随后,李某乙多次找李某甲催要车款,李某甲均以买家未付款为由拒付车款。2023年4月,李某乙通过多方查证,发现李某甲在提车当日就已经低价亏本将2台车卖出,且已收到车款。
作为一名汽车经销商,为何低价甚至亏本将车卖出?
“负债累累的李某甲找李某乙买车,并不是为了从中赚取差价,而是打起了购车款的主意。从A公司购车,再低价转卖,所有车款被李某甲用于偿还债务和赌球,面对A公司催要车款的情况,李某甲则抱着能拖则拖的心态,以各种理由推脱……”承办检察官介绍。
“当时鬼迷心窍,想通过赌球一夜暴富,没想到一直输,输了40多万元,还欠大量车款和小额贷款,我只有继续卖车,用车款赌球,想着赢了就可以把之前的窟窿都填上了。”于是,执迷的赌徒李某甲多次上演“空手套白狼”。
经查,A公司并非唯一受害者。2021年至2023年,李某甲以赊欠车款的形式,陆续向湖北4家专用汽车公司订购了13台专用车,总价值200.19万元。车一到手,立即转卖,且为确保上述公司继续履行合同,仅支付部分定金,共骗取他人车款共计178.4万元。李某甲到案后,坚称自己只是欠钱不还,这属于合同纠纷,不构成犯罪。
究竟是合同诈骗还是合同纠纷?
“我们在办案中发现,李某甲多次故技重施,在负债累累且无力偿还的情况下签订合同,将收取的车款用于赌博、还债和挥霍,无实际履行能力和诚意,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涉嫌合同诈骗罪。”2024年4月,曾都区检察院以涉嫌合同诈骗罪对李某甲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此外,在审查逮捕过程中,李某甲多次提到自己还欠十堰一家公司(上述湖北4家专用汽车公司之一)10余万元车款,结合李某甲的犯罪模式,承办检察官意识到可能存在遗漏犯罪事实。为精准指控犯罪,该院从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的财产状况、车辆出售情况、车款去向等方面,向公安机关提出7条继续侦查意见,引导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最终成功追诉一起合同诈骗犯罪事实。
2024年6月,该案被移送至曾都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在审查起诉阶段,承办检察官依法向李某甲阐明认定合同诈骗罪的理由、法律依据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充分听取了被害人李某甲及其辩护人意见,在其辩护人的见证下自愿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
2024年7月,曾都区检察院以涉嫌合同诈骗罪对李某甲提起公诉。日前,法院经审理作出上述判决。目前,相关判决已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