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三峡数智研究院:打造长江流域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

三峡数智研究院规划图。

在当前全球数字化和智慧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数字技术深度赋能水利治理现代化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与此同时,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部署与“新质生产力”培育要求,以及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为高校创新科教融合模式、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供了重要机遇。

湖北省作为长江经济带的核心枢纽以及长江治理与保护的关键区域,在数字孪生水利技术发展及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进长江流域综合治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此背景下,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水利新质生产力保障能力提升的要求日益凸显,亟需高校发挥智力支撑及创新作用。

三峡大学作为水利特色鲜明的高校,聚焦教育强国与数字中国战略,正式成立三峡数智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不仅为湖北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探索了新模式,推进了三峡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更为打造中部算力枢纽、为湖北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产业化技术融合创新平台注入了不竭动能。

构筑数字经济时代战略支点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数据就是新的“石油”,算力就是新的“发动机”。近年来,水利部积极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长江流域已经实现了数字孪生三峡、汉江、丹江口等成功试点,并据此打造了数字孪生长江雏形,在长江流域管理、工程安全保障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数字孪生长江建设和运行模式还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中,为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坚定可靠的技术支持。

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三峡大学于2025年正式成立三峡数智研究院,这一战略举措必将助力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加速迈入新阶段。

研究院兼具三个重要使命:一是要激发一流学科发展的新动能,为三峡大学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注入新活力;二是要在“科教+行业+区域+企业”多元合作模式下,以流域科技支撑打造区域数字产业化新模式,催生更多数字经济的新业态;三是要助力水利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与服务模式提升,让传统行业插上数字化翅膀。

为了完成这些使命,研究院在算据、算法和算力这三方面下大功夫,核心突破点在于构建“三算融合”创新体系:以区域为单元,把长江流域内水利、水电、航运、生态等涉水行业的海量数据融合起来,建成一个超大的“算据”资源池。同时,利用三峡大学在水利工程、智能计算等领域的学科优势,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算法”资源库,让数据处理和应用变得更聪明、更高效,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此外,还将联合互联网和云计算行业巨头,沿江布局边缘计算节点网络,推进形成强大的算力协同体系,让数据存储、处理、使用的速度加快。

研究院将以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创新引擎为目标,以数智技术创新为动力,聚焦“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充分利用水利学科优势,做好“水利+”和“+水利”应用创新,构建覆盖数字产业“产学研用”全链条协同创新体系,积极推动湖北成为国家中部算力中心,打造“技术研发—产品孵化—产业聚合—价值循环”的数字产业化新模式。

三峡大学校长黄艳以小水电站为例,生动地阐述了研究院的作用:“比如一个小水电站未来一周的发电量,通过气象水文模型和调度模拟就能进行精确预测,为水电站的发电计划和计划执行提供重要参考。”黄艳希望借助学科交叉融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

深度融合“算据—算法—算力”,将催生数据交易平台、流域数字孪生系统支撑“水利+”新应用和服务等创新业态,让三峡大学在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据测算,仅三峡库区航运数字化改造项目,预计每年可节约物流成本约15亿元,减少碳排放约30万吨。

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培养新范式

面对我国数字经济领域高达上千万的人才缺口,三峡数智研究院创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培养范式,用创新的方式培养数字经济急需的人才,通过“学科交叉课程模块+行业具体问题实践项目+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致力于破解产教脱节、技术滞后等痛点,为行业输送复合型数智人才。

研究院着力打造的“旋转门”机制颇具创新性:一方面,聘请长江委的技术专家担任产业教授,将水利工程中的最新应用转化为教学案例;另一方面,选派青年教师到科研机构学习交流,及时将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反哺课堂教学。这种双向流动机制,使人才培养方案保持月度级动态更新,极大提升了教学效果和水平。

除了培养人才,研究院还承担着推动学科建设的重任。“一流学科建设不是单兵突进,而是大兵团作战。”三峡大学黄艳校长把三峡数智研究院定位为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和产业孵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研究院聚焦“大平台、大装备、大项目、大人才”系统推进的发展方向,以多源异构数据采集、汇聚、治理、融合的数据技术体系为基础,深入开展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知识图谱、思维链等先进智算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将交叉学科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流学科建设的资源池,为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注入了新动能。

在应用领域,研究院拟以水利、电力行业为突破口,加速数智技术研发成果在防洪减灾、地灾防治、智慧能源等领域的转化应用,并计划逐步拓展到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学科。

研究院将结合行业发展和技术科技发展需求,以重大项目研究为抓手,在国产化替代、新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服务以及形成新质生产力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三峡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激活长江经济带数字动能

三峡数智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湖北省在“东数西算”国家战略中抢得先机。目前,宜昌、荆州等地已布局5个边缘计算中心,形成“1小时算力服务圈”,支撑长江航运大脑、智慧生态监测等重大应用。据统计,这种分布式算力布局使区域数据运营成本降低40%,算力利用率提升至75%。通过建设沿江大数据中心集群,研究院对算据算法的高位部署将进一步推动算力的大量使用,助力湖北建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

在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研究院有着独特优势。在数字孪生流域与水库智慧调度关键技术集群、水库智能建造与全周期长效运维、水库岸坡稳定及地质安全智能监测与防护、风—光—水一体化多源互补综合调度、水工装备/系统安全监测、管控与智能运维等方面有着长期积累和丰硕成果。研究院将借助现有技术框架,迅速开展针对性研究与研发,推动更广泛的应用与革新。

在构建高等教育创新范式方面,研究院将在长江经济带铺就一条数字赋能的金色航道。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这个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升级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将逐步成长为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从三峡库区到长江口,从传统产业到数字生态,三峡数智研究院正以科技创新为笔,以数据资源为墨,绘就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正如黄艳校长所言:“我们不仅要建一流学科,更要建一座连接现在与未来的数字桥梁。”这座桥梁必将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升级、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引擎,见证母亲河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三峡数智研究院:打造长江流域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