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潘文婷 通讯员 叶媛莹
日前,深圳市光明区新湖街道荔湖社区联合中山大学医学院医科普社团,开展“护航生命·‘救’在身边”志愿者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活动,29名志愿者通过“理论+实操”系统掌握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技能。
活动突破传统单向教学模式,采用“三步沉浸式教学法”:第一阶段,通过真实案例视频建立急救场景认知;第二阶段,分组带练模式,借助仿真人体模型开展手部定位、按压深度等细节教学;最后开展急救情景模拟演练。中山大学医学院医科普社团的讲师们特别增设“纠错式教学”环节,针对实操过程中志愿者存在的按压频率不均、电极片贴位偏差等问题进行实时指导。
本次培训将专业急救知识转化为“每30次胸外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5厘米按压深度”等数字化操作标准,通过按压反馈装置,把抽象的急救理论变成可量化、可复制的操作规范,让学员能够更直观掌握正确的按压频率。
此次培训活动,不仅提高了社区志愿者的应急救护能力,也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荔湖社区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为社区居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