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凌晨3时18分许,四川成都天府大道仁寿视高段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现场流出的视频显示,一辆疑似为小米SU7 Ultra的车辆在以较高速度行驶后发生碰撞并起火燃烧,驾驶位有人员被困。
现场多名路人主动参与救援,其中4人合力肘击、脚踢主驾驶位门窗,但并未打开车门。后续消防人员到场后,先用水枪压制火势,随后用工具切割车身救援,现场方才逐步得到控制。
当日下午,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发布警情通报称,当事人邓某某驾驶小型轿车沿天府大道由北向南行驶。车辆在通过天府五街路口进入天府大道南段后,与前方同向由李某驾驶的小型轿车发生碰撞,随后越过道路中央绿化带,起火燃烧。事故造成邓某某死亡,涉事两车不同程度受损。经检测,邓某某涉嫌酒后驾驶机动车。目前,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图源:@成都公安 官方微博
《凤凰WEEKLY财经》就此事采访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除成都公安官方通报所示内容外,未获得更多信息回复。
今年3月,小米SU7 Ultra作为小米SU7系列的最高端车型上市,起售价52.99万元。发布会上,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称该车型“性能比肩保时捷、科技紧追特斯拉、豪华媲美BBA,重新定义豪车新标准”。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新车创下了“上市两小时大定突破1万台”的纪录。9月单月,小米汽车(含小米SU7系列和小米YU7)累计交付超4万台。
为实现更低风阻,小米SU7系列打造出流畅的侧面轮廓,同时为提升门把手的清洁便捷度,该车型并未采用完全隐藏式门把手设计,而是采用半隐藏式门把手设计。
彼时雷军在其个人社交媒体账号发帖解释,“小米SU7的半隐藏式门把手,不同于早年纯机械结构‘上翻式半隐藏门把手’,(而是)采用固定式设计,通过按压内部微动开关实现电动解锁,无需物理抬起就能开门。”意在回应外界对车辆门把手设计独特性和安全性的争议。
现如今,该条帖文已无法搜索到,此次事故也再度将舆论关注焦点引到小米汽车的门把手上。
部分新能源汽车为追求外观简洁、型面流畅采用的隐藏式门把手设计,被指可能存在多方面风险。
极端天气下,低温易导致门把手结冰无法弹出,高温则可能使内部部件变形卡滞,紧急情况下还可能会阻碍车内人员逃生或外部救援。此外,该设计对老人、儿童或手部不便人群不够友好,复杂的操作逻辑可能让这类人群在紧急时无法快速开启车门,进一步提升安全风险。
基于多个由隐藏式门把手引发的安全事故以及业内呼声,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该标准有望全面规范车门把手产品性能,提升车门把手产品安全水平。
《要求》规定,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在锁止装置处于锁止状态时,发生不可逆约束装置展开或动力电池热事件等事故后,非碰撞侧车门应能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车门外把手开启车门。
《要求》还提及,每个车门外把手在任意状态时,相对车身表面应具备手部操作空间,该操作空间应不小于60mm×20mm×25mm。
虽然小米汽车方面暂未就事故发布官方说明,但受此事件影响,小米集团(01810.HK)股价出现波动,今日午后一度跌超7%。截至15时33分,小米集团港股报49.2港元/股,较昨日收盘价下跌5.48%,总市值1.28万亿港元。
(严隽怡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