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金芪宇 李欢 牛文韬)“余岗二组拆迁区有车辆偷倒建筑渣土,已拦堵司机,请立即支援!”近日,接到襄阳高新区余岗社区巡查人员紧急举报后,高新区综合执法局迅速联动高新渣管站执法人员赶赴现场固定证据,将司机带回调查。经查,该司机从东津拉运渣土,趁拆迁区无人看管且雨天伺机偷倒,依据《襄阳市建筑垃圾治理条例》被处以200元行政处罚,余岗社区同步清运垃圾。这一高效处置,正是高新区自9月启动乱倒垃圾专项整治后,“巡查、举报、通报”三项机制落地的日常。
高发区设公告牌。通讯员供图
自行动开展以来,高新区综合执法局统筹两镇四办合力攻坚。一个多月来,辖区卫生“真空区”逐步改善,全民共治格局初步形成,累计开展执法检查50余次、巡查发现问题410处、接举报查处违规倾倒23起,所有问题均已整改,用实效回应群众对洁净环境的需求。
巡查机制织密网,解决“发现难”
针对垃圾偷倒“发现不及时、处置效率低”问题,高新区搭建“全域覆盖、昼夜联动”巡查体系。综合执法局组建专班拉网式排查,建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每日3名工作人员精细化巡查,形成“发现-督办-整改-反馈”的《垃圾偷倒巡查日报》闭环。
夜间偷倒高发时段,高新渣管站在拆迁区、城郊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常态安排人员值守、车辆巡逻,实现“白天见身影、夜晚有灯光”。各镇(街道)执法中心压实属地责任,紫贞综合执法中心建立“办事处牵头、社区巡查、执法落实”三级机制,联合清运积存垃圾;七里河综合执法中心组建20余人队伍,4小时内清运无人管理路段垃圾11车斗,清除环境顽疾。
举报机制聚合力,响应“群众盼”
“以前见了乱倒垃圾不知道找谁,现在打电话能解决还能拿奖励,大家都愿意当‘监督员’!”米庄片区居民李女士的话,道出了有奖举报机制的效果。综合执法局公布举报平台及24小时举报热线(0710-3510110),有效线索可获50元奖励,同时通过政务公众号、社区入户宣传、高发区设公告牌等,让“共治共享”理念深入人心。
执法人员开展入户宣传。通讯员供图
受理指挥科接到举报后立即派单,要求属地执法人员30分钟内到场核查。明确违法主体的,联合公安固定证据依法处理;未明确的,通过监控溯源、沿线排查等方式追查源头,确保“线索有回应、问题有处理”。米庄综合执法中心采取“逐户走访+扫码指导”,协助50余家沿街商户掌握举报平台使用方法。截至目前,已核实兑现奖励18起、发放奖金550元,群众参与度持续提高。
通报机制压责任,确保“长效治”
“每周党工委会议固定通报整治进展,数据公开、问题点名,既是压力也是动力。”高新区综合执法局市容督察科负责人说。为避免整治“走过场”,该局每周收集各镇(街道)巡查次数、问题整改率、举报处理情况等,形成《高新区垃圾治理专项工作通报》,以公开考核倒逼责任落实。
从高架桥下“脏乱差”到清爽整洁,从“真空地带”到专人管护,高新区以三项机制推动垃圾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垃圾治理不是一阵风,而是要解决‘找不着、管不住、易反弹’的问题,切实守住辖区干净。”高新区综合执法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持续深化三项机制,动态调整巡查频次与通报重点,定期“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复,让辖区每个角落都干净,给群众实实在在的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