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科技与责任拧成“防护绳”龙岗牢牢守护一城平安

工作人员整理防汛物资。

面对潜在自然灾害,考验的不仅是城市韧性,更是应急处置能力。如何快速掌握气象、水务信息?如何及时转移群众?如何高效调配资源?又该如何迅速推进灾后恢复?

针对这些问题,深圳市龙岗区一方面搭建三级指挥体系,充分调动各街道、各部门力量参与灾害防御;另一方面高效运用科技手段,以科技为“千里眼”,让“AI+大数据”深度发力,切实提升决策效能。科技与责任拧成的“防护绳”,稳稳守护着一城平安。  

三级联动织密“防护网”

111个社区万余名网格员成风险排查员  

台风、内涝等自然灾害来临前,“1+11+111”三级指挥架构将在龙岗区迅速搭建。以区三防指挥部为核心,联动11个街道分指挥部、111个社区工作组,如同一张立体防护网,将责任精准覆盖。

协同联动,是灾害防御的关键。龙岗区深化部门协同,建立“应急+行业”联动机制,推动水务、城管、住建、教育、医疗等部门紧密配合,形成“专业互补、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龙岗进一步推行“应急+网格”模式:发动111个社区的数千名网格员参与风险排查,组织11个街道的志愿者队伍协助群众转移安置,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同时积极协调人武部与驻地部队,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全面提升突发事件处置效率。

面对台风、暴雨,提前转移涉险群众是重中之重。此次防御“桦加沙”台风期间,龙岗区累计转移群众超3.9万人,且全程注重分类施策与精细化管理。在龙城街道,工作人员创新推出“按风险类型分类转移”机制,精准组织四类重点区域人员撤离;在宝龙街道,针对青年驿站内的来深求职大学生,街道团委工作人员逐一上门走访,发放八宝粥、矿泉水等应急食品及应急手电筒;各集中安置点内,工作人员还组织大家下象棋、打篮球、看电影,让群众感受深圳温度。

科技当好“千里眼”

AI+大数据发力,提升处置效能  

在应急处置全过程中,科技的应用大幅提升了工作效能,让灾害防御实现“事半功倍”。

龙岗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无人机、智慧水务系统等软硬件已成为灾害防御的“常用工具”。以“桦加沙”台风防御为例,台风来临前,龙岗区累计投入无人机30架次,巡查重点区域125处,精准发现并处置隐患28处,显著提升防汛救灾的精准度与效率。“部分区域位置偏远、人员难以抵达,这时无人机就能发挥大作用,实时回传拍摄到的隐患画面,方便我们快速处置。”该负责人补充道。

此外,龙岗区依托智慧水务系统,构建“监测-预警-调度”一体化平台,实现40座水库水位自动监测全覆盖。遇到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集成气象、水库河道及内涝点等水文信息的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平台同步启动,全区防汛情况实时呈现在屏幕上:哪段道路即将漫水、哪个水库逼近警戒水位,一目了然。指挥中心可依据实时数据,快速动态调度救援力量,可视化调配应急物资。

在“All in AI”的背景下,依托高质量数据基底,龙岗区还创新构建“AI+数据”智能辅助系统。以台风暴雨防御为例,该系统可将汛前、汛中、汛后全流程产生的研判报告、调度指令、险情速报等零散、非结构化文档,全面接入知识库;通过快速分析整合这些庞杂数据,将其转化为清晰、结构化、可量化的决策辅助信息,直接服务于三防指挥与调度,为决策工作节省大量时间。

龙岗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龙岗将继续完善应急机制,让“安全网”更密、更牢,稳稳守护群众安全。  

文:颜鹏

制版:李斌 王娟娟 陈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科技与责任拧成“防护绳”龙岗牢牢守护一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