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李伟 通讯员 李娜 常咪兰 滨州报道
9月26日,滨州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于气瓶罐车检验中心的槽罐车检验车间,开展了压力容器有限空间应急救援演练。本次演练聚焦于有限空间中特种设备检验作业的安全隐患,目的在于检验团队的应急处理与协作配合水平,进而进一步强化特种设备检验作业的安全保障。
本次演练模拟“检验人员在有限空间作业时突发中暑”的场景,全程按照实战化标准进行。演练中,一名模拟作业的检验人员表现出头晕、乏力、恶心等中暑症状,同行人员与外部监护人员迅速发现险情,并第一时间向应急指挥组报告,召集现场救援组、警戒通讯组和后勤保障组成员集合。在处置现场环节,救援组快速进入作业区域,将中暑人员转移至车间外阴凉处,依据急救规范采取物理降温、补充水分等措施;后勤保障组及时提供急救药品、降温设备等物资支持;警戒通讯组在作业区域周围设立警戒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并模拟联络外部医疗救援机构,做好转运准备。各环节衔接顺畅,各小组配合紧密,圆满完成了应急处置任务。
演练结束后,现场专家组对演练过程予以点评。可进一步增加场景的复杂性,例如模拟“中暑+有限空间内气体浓度异常”的叠加险情,检验多风险同时应对的能力,并补充相关救援设备;优化外部医疗联动流程,明确与附近医院的对接环节、信息传递内容,提高“院地协同”的效率;构建演练效果追踪机制,把此次演练验证的有效处置方式纳入日常培训,实现应急技能的常态化巩固。
下一步,市特检院将持续推动应急演练的实战化与规范化,不断优化应急预案的内容,提高全院人员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为特种设备检验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