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身份为基石,AI垂类大模型为引擎,赋能动态精准社会治理
大会现场图
2025年9月26日,由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主办的2025中国安防“人工智能+”行动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大会以“数智世界 全域安全”为主题,聚焦政策方向、产业变革、技术创新、未来趋势等议题,共谋“人工智能+安防”发展新机遇,为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蓄势添能。来自公安部、工信部、国家空管委等相关部委领导和主管代表,部分省市公安机关有关负责人和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全国优秀安防企业代表等400余人汇聚一堂,共同开启人工智能赋能安防产业发展的新篇章。大会由中安协秘书长王楠主持。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秘书长 王楠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刘利华向大会致辞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纪委书记李德文代表信通院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理事长 顾建国向大会作主题报告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谭晓准宣读
《2025中国安防“人工智能+”行动倡议》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所长 罗善忠作“大模型驱动安防行业转型升级有关思考”主题演讲
公安部一所副所长符东昇作“多模态大模型:加速智慧安防创新”的主题分享
01“人工智能+”按下“加速键”,全民认证以AI数字身份推动安防治理升级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迭代,国家层面陆续出台多项支持政策。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行动;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其列为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持续推进该行动,推动社会从数字化向数智化跃升。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更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大会上,中安协理事长顾建国向大会作主题报告。当前,我国安防行业依托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在产业规模、技术体系、智能化水平、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需高度重视网络与数据安全、产业链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他提出三点落实要求:一是大力贯彻落实“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提升安防新质生产力;二是推动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构建AI新模式、新生态;三是加强网络数据安全治理,构建数智安全新基座。如何深入落实“人工智能+”行动部署,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围绕安防行业痛点和发展新趋势,华为、以萨技术、国投智能、科大讯飞、中国华电、上海为旌科技、全民认证科技的专家企业代表分享了前沿技术和创新实践,观点深刻、内容务实。全民认证也分享了以“动态敏捷的社会治理”为核心的数字身份全场景解决方案,充分结合AI垂类大模型的能力,通过典型实践案例,展现数字身份技术在提升治理效能方面的创新价值。
02破解安防瓶颈:“数字身份+AI垂类大模型”构建动态敏捷治理体系
全民认证在大会上展示了基于“芯-端-云-网”一体化架构的AI数字身份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科技副总、浙江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张旭鸿发表题为《破解安防瓶颈:AI数字身份如何实现动态敏捷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的主题演讲。
全面认证科技副总、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张旭鸿教授作主题演讲
目前,全民认证已在多个场景实现成熟应用,如在校园安全防护场景,构建“感知-预警-处置”全流程闭环体系,提升校园安全,推动治安防控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转变。在租赁住房、泛租住的流动人口管理场景中,通过入住人员身份核验,实现房源实时登记申报;基于实名感知数据与多模态风险模型,实现对群租、窝住等治安违规活动进行风险预警,提升管理部门的精准执法能力,为治安防控、民生服务提供精准的基础支撑。
03技术突破:“AI垂类大模型+隐私计算”齐发力
在数据安全方面,全民认证以“隐私增强技术”保障数据安全,如隐私处理:在数据统计与分析中注入噪声,防止个体信息被还原;全同态加密计算:支持在加密状态下进行数据处理,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权限分级管理:基于角色与场景动态授权,遵循最小权限原则,防止越权访问。这些技术共同保障了数字身份系统在高效运行的同时,全面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原文转自:周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