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最大 综合性最强】我省举行石油化工灾害事故灭火救援实战演练
9月25日,湖北省石油化工灾害事故灭火救援跨区域综合实战演练在武汉顺利举行,此次演练全面检验了我省应对石油化工类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有效提升了消防救援队伍的专业处置水平与多部门协同作战效能。
上午10点,演练在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拉开序幕,演练假设公司炼油厂区储运部新汽油罐区的储罐发生油体泄漏,引发燃烧。同时化工装置区和装卸平台区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燃烧。值班人员发现后迅速上报,立即启动了单位应急处置预案。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警后,立即调派力量前往处置,联动通知公安、应急、环保等部门,并同步向省消防救援总队汇报警情信息。与此同时,罐区操作人员、厂区技术人员等根据火情,先后开展工艺应急处置。
火场侦查为指挥决策提供火源定位、蔓延趋势、人员受困等关键信息,直接影响战术制定和资源调配。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消防指战员出动途中,就可运用移动作战APP实时查看警情地址,查询周边消防水源、单位预案、联动单位等信息。此时,距离火场最近的消防站已经抵达现场,迅速成立警戒、侦查、搜救、疏散等小组分别实施侦查、救人,针对石油化工灾害事故燃烧速度快、毒气危害大、爆炸风险高等特点,综合运用“无人机+机器狗”,形成“空中+地面”立体侦查网络。
我们通过无人机的热成像和可见光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储物罐
哪条管道是主要火点
火焰正在向哪个方向蔓延
这可以帮助前方指挥员第一时间调集力量
进行重点布防
机械狗搭载远程通信模块
旋转激光扫描仪
气体传感设备 远程扩音器
实现实时图传人员定位 救援通话
替代指战员开展火情侦查
人员搜救工作
在支队、大队全勤指挥部到场后,一部六组按照分工协同配合,立即对现场侦查信息进行研判,分析现场火灾形势,把握火场的主要方面和主攻方向,并向参战力量推送安全提示。现场作战进入灭火攻坚阶段。面对石化灾害中可能出现的流淌火、全液面火灾、立体装置火灾等复杂火情,指挥部采取了“抗溶泡沫+水雾”的立体灭火战法。战勤保障力量到场,利用泵浦消防车和水带敷设车从长江等天然水源取水,远距离向火灾现场进行远程供水。还在现场设置装备抢修、泡沫供给等区域。
所有高喷车发起总攻
对罐体发起总攻
所有炮头全部扬起来
随着一声令下,全体参战人员利用泡沫枪对地面流淌火进行处置,利用水幕水带稀释现场蒸汽,利用移动炮远距离控火,高喷车、机器人对临近设施射水冷却,成功扑灭火势。
我们利用灭火机器人和高喷车两个单元
对地面和空中形成立体打击
利用强释放的方式直流落体
二次撞击进行发泡
使泡沫沿罐壁流淌
覆盖打开作业面
顺风方向推进覆盖灭火
明火熄灭后,指挥部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了环保应急处置。演练结束后,董新明总队长现场进行了总结讲评。董新明总队长强调,全省消防救援队伍要坚持以真演实练,提升练兵实效,固化“实景、实兵、实装”演练模式,结合分段展开与研讨推演,做到边导调、边教学、边演练、边总结,确保每次演练取得新成效。要立足应变应战提升作战效能,着眼于最大、最难、最不利条件下的实战需求,以“能打仗、打胜仗”为目标,持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升专业化处置与安全施救水平。同时,要联勤联战,加强与企业专职队、社会联动力量的联合演练力度,提升综合实战能力。
作为我省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石化灾害跨区域实战演练,本次演练共调集救援车辆100余台、参演人员近500名。整合包括消防救援队伍、中韩石化和武汉有机实业等企业专职队,以及公安、应急、供水、供电、供气、气象、环保、医疗等多家社会联动单位。演练分为10个阶段、23个关键环节,完整展现了从单位自救、工艺处置到多方协同作战、战勤保障支撑的全过程。全面检验了各参演单位在快速响应、统一指挥、专业处置和持续作战等方面的能力。
本次演练直面石化灾害事故复杂险情
模拟高温 浓烟 有毒等极端险情
重点展示了登(罐)灭火 机器人编队协同进攻等
11项高难度实战科目
很荣幸在实战中能够学到很多知识
通过“三叠加三梯子”战法
让我明白了如何打流淌火
以及石油化工灾害的危害
我会继续加强自己的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训练
多向班长请教
多向老一辈的同志学习
丰富自己的消防技能
对我们的消防队伍 消防设施的完好性
得到一次很好的检验
下来以后 从企业危化专业能力提升入手
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我们的本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