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东湖评论:攥紧“油瓶子” ,“湖北模式” 拓出新路子

日前从省政府新闻办“决胜收官‘十四五’ 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全省夏收油菜籽总产首次突破300万吨大关,连续30年位居全国前两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不仅以硬核的数据彰显了湖北作为油菜大省的坚实地位,更是其探索油菜大面积均衡增产“湖北模式”成效的生动体现,为保障国家油料供给安全、端稳“中国油瓶”贡献了至关重要的“湖北力量”。

丰收背后,是“大面积”责任的层层压实与全域协同的精准施策。湖北深谙“国之大者”,将保障粮油安全的政治责任转化为具体行动。从秋播开始,便将年度生产任务科学分解,从市州直至田块,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确保“田有人管、责有人担”。特别是在16个整建制推进县实施“一县一策”,因地制宜,精准发力,避免了“大水漫灌”,实现了“精准滴灌”,为大面积均衡增产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机制保障。这种全局谋划、系统推进的治理智慧,是“湖北模式”行稳致远的核心支撑。

单产提升,关键在于“种肥药机”集成技术的协同发力与科技创新的强劲驱动。良种是丰收的“芯片”。华油杂62、中油杂501等高产高油、多抗广适的优质油菜品种得以大面积推广,为单产跃升铸就了强大的内在基因优势。良法则是将潜力转化为现实的“引擎”。从种子包衣处理保障苗全苗壮,到精量播种、微垄栽培实现精准调控,再到两段机收最大限度实现颗粒归仓,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应用与创新,构建了“从种到收”的全链条绿色高效生产体系。这不仅是农艺与农机的深度融合,更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江汉平原、鄂北岗地上的生动实践与辉煌成果。

典型引领,专家下沉,确保了增产技术落地生根与效能释放。全国67个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典型案例中,湖北12个案例全部入选,且平均亩产高达263.7公斤,钟祥旱地、南漳稻茬更是创下单项高产纪录,形成了强大的示范引领效应。这辉煌战绩的背后,是省级专家组分片包干、深入一线的精准指导,是“田间课堂”直面农户、答疑解惑的悉心服务。正是这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将成果留在农户家”的务实作风,有效打通了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确保了良种良法、关键技术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湖北油菜产业的连续丰收与卓越成就,并非偶然。它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是农业科技工作者潜心钻研、锐意创新的智慧结晶,更是广大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辛勤耕耘、精细管理的劳动硕果。它雄辩地证明,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科技赋能、创新服务机制,完全能够在有限的耕地上持续挖掘增产潜力,实现农产品产量、质量与效益的同步提升。

展望未来,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期待湖北以此次突破为新的起点,继续深化和完善“湖北模式”,在品种选育上寻求新突破,在节本增效上探索新路径,在产业融合上开拓新空间,不断巩固和提升油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绘就农业强省新画卷作出更大贡献,在端牢“中国油瓶”的征程上继续展现湖北担当、书写更加绚丽的荆楚华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魏一帆(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江汉区法院)

责编:袁莉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东湖评论:攥紧“油瓶子” ,“湖北模式” 拓出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