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陶辉 通讯员 郭斯)3月6日,在黄冈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闻发布会上,黄冈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李刚介绍,黄冈市高举李时珍品牌,坚持以文养医、以医带药、以药兴产、以产富民,大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
李刚说,黄冈市坚持高位推进,凝聚改革合力;坚持系统赋能,激发内生动力;坚持人才引育,提升专业能力;坚持协同发展,增强发展实力。
据介绍,截至目前,黄冈市70%县级中医院达到三级乙等中医院标准。“国医堂”实现乡镇全覆盖,“中医阁”达到16894家,村、社区覆盖率达到66%,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进一步得到提升。
“中医药事业是一项惠及老百姓的民生工程,是我们应尽之责、应有之为。”李刚表示,2025年,将抢抓全市“项目建设年”、全省加快建成支点的关键机遇,把中医药作为大民生、大产业、大事业来抓,锚定“事业强基、产业裂变、文化出圈”三条主线,做好相关工作。
其中,以系统思维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针对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的问题,将继续实施“名医再现、时珍人才、医防惠民、改革强基”四大工程,千方百计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名中医到黄冈坐诊,通过做实内涵、建强队伍、提升服务、快推项目等一系列措施,确保每家中医院都有一批中医优势专科、名中医师,推动中医诊疗资源下沉基层,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力争90%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同时,以链式思维加快产业裂变。在中医药产业方面,黄冈将依托黄冈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做强精深加工,积极招引龙头企业,扎实推进“我为企业跑订单”包保服务,扶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
做大流通平台,深化与省级中医药供应链平台合作,建好用好“黄冈专区”,运用“中药材+互联网”打造中药材全产业供应链创新平台,倒逼黄冈中药材,标准提升、品牌提档、服务提质。
做优专业园区,通过采取“专人、专策、专资”的“三专”措施,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做实科技赋能。建好、用好一批中医药科研平台,攻克一批中医药技术难题。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产业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中的支撑作用。
此外,以融合思维推动文化出圈。黄冈将深入挖掘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内涵,树旗帜、建阵地、拓渠道,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黄冈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规划建设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和文化街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并传承中医药文化。今年将积极申报2025李时珍发展大会,加强与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内外地区的互动交流,推动黄冈中医药文化加快“出海”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