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批援疆医生在博州牧区巡回义诊。(于苏甫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谢慧敏 田悦 通讯员李志
今年是湖北对口援疆26周年。26年来,湖北已累计选派9批次援疆干部人才,帮助新疆建成民生项目800多个,11名援疆干部人才选择留疆,终身扎根边疆,书写了“长江天山一脉牵、鄂博手足情相连”的动人篇章。
近年来,湖北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举全省之力,谋长远之策,部署实施20项重点工程,扎实推进产业、教育、医疗、智力、文化润疆5个“三年行动计划”,对口援疆新成果赢得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交口称赞。
湖北企业在疆总投资达1800亿元
对口援疆,湖北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强基之策,组织实施“湖北企业兴边疆”工程。仅去年,就先后落地湖北联投亚欧汽车城、中树云智算中心、名仁纺织20万锭缝纫线项目等23个新项目,到位资金24亿元。目前,在鄂企业投资新疆产业项目460个,总投资额达1800亿元。
产业援疆,送上马还需送一程。湖北大力推进“疆品入鄂”“疆能入鄂”工程,常态化开行鄂州花湖机场直达乌鲁木齐、博乐的货运航线,在鄂州花湖机场建成疆品集货仓,孝感首衡城设置疆品专区,武汉、荆州等地设立50余家疆品专营店,形成了“买全疆、运湖北、卖全国”市场援疆新格局。
如今,一个又一个湖北援疆项目,正成为拉动新疆产业升级的“火车头”。金鑫昱建成北疆规模最大的纺织产业园,兴童牧业建成北疆规模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普耀新材建成全疆唯一Low-E玻璃生产线,新疆宜化、可克达拉安琪酵母、人福维药成为当地行业标杆。
“看病找湖北医生”“读书找湖北老师”深入人心
“援疆医生医术精湛,不仅帮我切除了下唇的肿瘤,还通过皮瓣移植手术,为我再造了一个下唇,我又能正常进食了。”温泉县村民依斯哈克·努日拉木说。为他实施手术的,正是湖北第九批援疆医生郭科。援疆两年来,郭科不仅先后完成了300多台手术,还带领对口支援的博州人民医院以优异成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复审。
从长江畔到天山下,湖北“组团式”医疗援疆,不仅仅是救治。创新打造的“师带徒”模式,仅过去两年就培养边疆骨干医生109人。22家三甲医院“院包科”支持博州人民医院打造区域性医疗高地,首创湖北援疆医生联盟、全国援疆医生专科联盟,在全疆率先设立“首席科主任”……湖北举全力提升受援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为边疆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湖北的帮扶下,博州人民医院的临床诊疗能力已明显提升,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的运行效率位居全疆前列。第五师医院还建成北疆唯一的肿瘤放射中心。
不仅“看病找湖北医生”深入人心,“读书找湖北老师”也家喻户晓。湖北推进“名校嫁接”计划,创办名校分校8所,华师一附中博乐分校连续两年“985”高校上线率超50%、本科上线率达100%,黄冈中学五师分校连续三年本科上线率超98%,成为全疆的标杆性学校。
每年带动30万湖北人去新疆旅游
在加大民生惠疆的同时,湖北还注重文化润疆、文旅兴疆。大型音舞诗画《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编话剧《屈原》、 大型舞剧《乐和长歌》在援疆省市率先亮相首演,推动鄂新文艺精品交流。“百万湖北人游博州”等引客入疆活动,通过组织包机等方式,每年带动近30万湖北游客入疆旅游。
更广泛的交往交流交融,正在鄂疆两地发生:2.5万多名博州五师学生参加湖北“楚才写作大会”;3000多户湖北家庭参加“我家新疆有棵树”认养生态公益林活动;武汉地铁2号线,全国首个超大城市援疆地铁专列“博州号”,让“只要游博州,便知全新疆”深入人心。
当前,湖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正在博州、五师开展工作。湖北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决扛牢对口援疆重大政治责任,把新疆所需和湖北所能结合起来,用心用情加大产业、科技、文旅、民生援疆力度,不断开创湖北对口援疆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