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库资讯网 意库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动态 »

五年来湖北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拔掉身边引信”攻坚战清零259万处隐患

南漳县举行的防汛抢险军地联合应急演练。(湖北日报通讯员 熊明银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乐克 通讯员 李伟 周怡

秋日澄澈,江河安澜。在这片发展的热土上,安全是炫彩荆楚最坚实最温暖的底色。

9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收官‘十四五’ 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安全发展篇,省安委办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丁辉介绍,“十四五”以来,湖北坚定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交出了一份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湖北答卷。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连续两年在国务院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中获评“优秀”,2024年跃居全国第四;因灾死亡失踪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均值下降近七成,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向“患”而治

靶向治理,拆除风险引信

在中韩(武汉)石化炼油厂区,这座华中最大的炼化一体化生产基地正焕发新貌。戴上AR眼镜,专家即可远程“进厂”检修;点开一块电子大屏,数字孪生系统实时跳动着3万多个监控指标,自动捕捉风险隐患。

让风险“无处遁形”、隐患“动态清零”——这正是湖北展开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的生动缩影。“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各地、各部门同频共振、同题共答,打好安全风险隐患治理‘组合拳’,推动以点上之‘安’成面上之‘全’。”丁辉表示,全省聚焦“火、爆、塌、撞、淹、挤”重大致灾因素,靶向治理,五年来累计治理各类安全隐患259万余处。

聚焦人民群众身边风险隐患,实施“一件事”全链条整治。过去让居民提心吊胆的城镇燃气安全问题,不再是“老大难”了,全省像疏通“毛细血管”一样,更新改造老旧燃气管道8819公里。“充电难、充电不安全”等群众烦恼,也得到有效缓解,全省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164万个,配建比由9:1提升至4.7:1。

全力以赴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全省加快实施化工园区整体升级改造,41个化工园区达到较低安全风险等级,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昔日“化工围江”的宜昌,如今江豚逐浪、产业升级。

以壮士断腕之举展开雷霆治理,如今尾矿库数量由高峰期的462座降到68座,彻底消除历史遗留的114座“无主尾矿库”,丹江口库区及上游76座尾矿库完成闭库治理,助力“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

一场场“拔掉身边引信”的攻坚战,实现从“忧心”到“安心”的回归。“安全生产事故实现了持续性、整体性、历史性下降。”丁辉介绍,2022年以来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降幅;去年全省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降至0.013,较“十三五”末下降48%。连续51个月未发生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向“前”而谋

体系重塑,转变治理逻辑

走进湖北省应急指挥部,一幅动态“风险防控图”实时感知着荆楚大地的“脉搏”——全省六大类21种自然灾害风险底数“一屏统揽”,省市县三级指挥调度系统“一网统管”,预警信息可“一键直达”1344个乡镇(街道)的基层责任人。

背后,是一场从“九龙治水”到“攥指成拳”的深刻变革。面对极端灾害天气日趋频繁,人民群众对防灾避险的迫切呼声,围绕构建“大安全大应急”的时代命题,我省应急管理部门迎难而上、立柱架梁,应急管理体系重塑“新格局”。在全国率先建立省安委会牵头抓总、19个专委会分线落实、61个成员单位联动机制;成立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统筹51个成员单位,逐步厘清了职责交叉的模糊地带,压紧了防抗救衔接的责任链条,多部门联合会商、联合处置、联合救援的指挥机制在实战中日趋成熟。

背后,更是一场从被动应对“救”,转向主动预警“防”的全面转变。

“针对极端灾害天气日益成为‘新常态’的实际,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全链条加固,努力让所有的‘遇见’都被‘预见’。”丁辉介绍,全省“防”的行动更加主动,践行“四个宁可”防灾理念,建成全省统一、直达基层的预警平台,通过“6小时预报、3小时预警、1小时叫应”的递进式预警,实施极端天气“八个必转”,有效实现“风雨未到人先到、救灾抢在成灾前”。

五年来,“激流勇进、火海敢闯”的应急人向险而行,“自救互救、守望相助”的应急避险常识知晓千家万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植根荆楚大地,开学第一课、全民安全公开课、应急普法进基层等活动长流水、不断线,“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正在成为全社会普遍共识。

“十四五”期间,全省受灾人数、因灾死亡失踪人口、直接经济损失均值分别较“十三五”期间下降57.3%、69.9%、68.4%,全省累计组织群众转移避险26.43万人次,今年以来68起成功避险转移案例在全国推介。

向“民”而援

力量下沉,彰显速度温度

午夜,救援直升机在机库待命;乡村避险点里,物资储备精准到人;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在高空扫描山林……这是湖北“十四五”应急救援的新日常。

守护,是看得见的速度。

这份速度,来自于一支闻令即动、梯次互补的现代化救援力量。以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为“尖刀”,三支省级基地为支撑,全省21.9万人的应急救援力量枕戈待旦。这份速度,更来自于装备的“鸟枪换炮”:5架救援直升机常年备勤,荆州1号、2号救援船填补了水上工程抢险的空白,长航时无人机、动力舟桥等一批高精尖特装备在救援一线发挥关键作用。

守护,更是触得到的温度。

这份温度,体现在一张覆盖全省的六级应急物资保障网络中。它上联武汉中央库,下至1.4万个乡村储备点,全省生活类救灾物资实物储备可满足50万受灾群众3天的基本生活需求。

近五年,964.4万人次的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2万余户损毁房屋完成修缮重建。“不让一户因灾返贫”的承诺,就写在这一个个具体的数字里。

展望“十五五”,湖北将继续以固本强基为主题,以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模式为主线,坚定守底线、稳发展、强支撑,书写“以一域之安护全国之稳”的新篇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意库资讯网 » 五年来湖北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拔掉身边引信”攻坚战清零259万处隐患